2013年10月25日,由中华佛教文化院深圳市佛教协会主办,深圳弘法寺承办的第二届中华佛教宗风论坛在深圳茵特拉根酒店隆重开幕。
  来自海内外学术界、文化界、教育界之研究学者与两岸四地及海外诸山长老、高僧大德通过演讲及讨论,着眼于佛教的人间特性和历史传承,对当下佛教界关注之处境及未来发展予以深广的省思。这是继2010年首届佛教宗风论坛在香港隆重召开后的第二次汉传佛教八大宗派祖庭和禅宗六大祖庭以及海峡两岸佛山名刹积极回应,高僧大德纷纷发来贺信贺词祝贺佛教盛事。

  2013年10月25日,由中华佛教文化院深圳市佛教协会主办,深圳弘法寺承办的第二届中华佛教宗风论坛在深圳茵特拉根酒店隆重开幕。
  上午九点,活动正式开始。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中华佛教文化院副主席、深圳弘法寺方丈印顺大和尚担任论坛启动仪式司仪。在奏国歌及三宝歌之后,司仪介绍与会领导与嘉宾,而后进行“中华佛教百年先师礼赞”环节。
  鉴古知今,效仿大德,坚守宗风,祈福和平。为了让社会各界,特别是年轻一代,加深对百年来中华佛教发展历史的了解和认识,本届中华佛教宗风论坛对首届中华佛教论坛进行礼赞的23位高僧大德再次进行礼赞,同时礼赞名单中加入了2012年4月圆寂的弘法寺开山祖师本焕长老。礼赞文由台湾中国佛教会前理事长净良长老宣读……【点击详情
  2013年10月26日,以“人间佛教继往开来”为主题的第二届中华佛教宗风论坛在深圳圆满闭幕。经过两天的演讲和讨论环节,来自海内外学术界、文化界、教育界之研究学者与两岸四地及海外诸山长老、高僧大德纷纷发表对于人间佛教的理解以及对当下佛教界关注的种种问题的讨论,各抒己见,求真互勉,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本次论坛承办方弘法寺方丈印顺大和尚亲临现场与大家分享他对“人间佛教”的认识,并以弘法寺这座年轻的寺院为例,说明“宗风是佛教的本怀,‘契理契机’的辩证性智慧,就是要突显佛教的本来面目”。弘法寺这些年做了不少“实验”,不仅通过各种方式指导信众修行,更是通过扶贫帮困、慈善公益等帮助深入解决当下的问题,所有的目的都指向……【点击详情
  本下焕长老与看话头
  古人有云:
  闻正法以护持,凡圣皈依扫邪风而绝迹。弘扬祖道广播宗风,融大千同为清泰之邦。俾四海共乐无为之化,正见邪见尽入无生。
  何谓宗风?宗风是正,可以压邪。以正压邪,凡宗风正,佛教即可广为流传,大千世界……[点击详情]
  自太虚大师倡言以来,“人间佛教”思想已成为近现代佛教复兴运动的重要精神遗产与话语资源。虚云和尚座下门人中,自觉继承虚公遗风、并进一步接续太虚大师“人间佛教”精神发展脉络的,是已故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净慧长老。
  净慧长老创造性的提出以……[点击详情]
  佛教的教理告诉我们,佛法在人间,佛教是离不开社会的。佛教是一个以众生为本,即以人为本的宗教。佛陀便是基于对人生的困惑发心出家、修道,由人而成佛的。佛一生说法四十九年也基本上是着眼解决现实人生的痛苦,因此佛教本来就是属于人生的。以佛法的智慧,解决社会人生的问题,关心现实人生,这才是佛教的本位……[点击详情]
  依达摩之“四行”说可见:
  其一、达摩是明确地把宗教修行建立在原始佛教所确认的三世轮回说的基础上的,故才有“报怨”、“随缘”之说;
  其二、依三世轮回说,必以为有一轮回的承担者-灵魂。《楞伽经》之“如来藏藏识”……[点击详情]
  三、公民道德的基本精神、具体形式和行为规范。
  首先必须明确,太虚的公民道德是在菩萨道德层次上讲的,从菩萨精神来说,就是利他的道德,为公的道德。对此,太虚专门有过《菩萨的人生观与公民道德》、《转凡小旧道德成菩萨新道德》等,这说明公民道德的标准是菩萨道德……[点击详情]
  当年佛陀当初示现于世以自己的人格、教养、学识、品德吸引、影响、教化、征服人群。他的后世弟子,包括中国的四众,继承、发扬这一传统,他們不只是个人修道的模范,也给整个社会提供了教养的、道德的榜样,这样的正能量宗风才是佛教发展的主要动力。而佛教能够争取广大民众的赞叹、信服、皈依,佛法……[点击详情]

   2013年10月26日,第二届中华佛教宗风论坛在深圳圆满闭幕。人间佛教,继往开来, 经过两天的建设性的研究讨论,与会嘉宾学者、高僧大德对佛教宗风探讨求同存异,求真互勉,进一步确认了“人间佛教”百年传承、与时俱进的重要意义及如何将“人间佛教”的精神既往开来发扬光大。佛教行世两千五百余年,宗风则是佛教一成不变的风貌。不管是岁月沧桑的走过,还是气势恢弘的盛世,佛教始终以它特有宗风屹立人间。国泰民安,四海升平,是佛教发展的助缘,绍隆佛种,续佛慧命也可以为繁荣社会文化,净化世道人心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