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佛教新闻网讯:7月21日上午,一场由全国收藏家发起的支援汶川灾后重建的爱心行动“国宝献汶川”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100多位收藏家代表现场捐赠60多件珍贵文物,其中不乏价值连城的国宝级文物。这批文物义拍所得,全部用于汶川灾后重建。他们郑重承诺,为汶川灾后重建,中国收藏家们将把这个“替老祖宗行善”的活动进行到底。
“国宝献汶川”爱心行动是从一位名叫伍义江的四川收藏家开始的。今年5月,汶川大地震一周年的时候,伍义江作出决定,把自己最珍贵的一件文物清乾隆珐琅彩“花熏冠架”捐赠给汶川县,拍卖资金用于灾后重建。这位不买房不买车,以自行车代步的退休老人说,一年过去了,汶川重建处于百废待兴的攻坚阶段,更需要全国人民的帮助。我没有钱,但我有文物,拍卖后就变成了重建汶川的钱。5月10日,伍义江在汶川璇口镇捐出“花薰冠架”,汶川人民用羌红和哈达迎接这位可敬的老人。令伍义江没有想到的是,此举在中国收藏界掀起冲击波,北京、上海、浙江、河南、山东、四川等地收藏家也纷纷行动起来,加入为汶川献宝的行列。捐赠文物中,不仅有明宣德釉里红直径1.8米大盘、宣德五彩鱼藻纹70厘米的大罐,还有清乾隆年间的粉彩1.4米直径的瓷桌等精美藏品;不仅有瓷器,还有玉器、青铜器、启功范曾等名人字画。截止5月20日,已收到藏品60余件。这些藏品,有的是收藏家们从废品收购站中挽救出来的青铜器,有的是从文物贩子中回收的,有的是到国外抢购回来的。这些民间收藏家的至爱珍品全汇聚到了汶川,精美绝伦、流光溢彩,其中不乏国宝级的文物。
有人说,这次“国宝献汶川”行动,可能是继抗战以来,中国民间收藏家最大的一次爱心行动。全国都动了起来,中国收藏家们以为汶川捐赠为荣,以为汶川重建添砖加瓦为傲。收藏界从来不缺乏爱心,收藏家们一脉相承的是民族精神和民族美德,往往在国家和民族遇到困难时,收藏家总是能挺身而出、共赴国难。因为收藏家的奉献,文物的价值更显光芒。
原故宫博物院副院长雷丛云是重庆长寿人,他对“国宝献汶川”有一种天然推崇,不仅出于朴素的“巴蜀情感”,更重要的是他认为,活动把收藏家们内心深处的国家和民族归属感挖掘出来,是爱国主义的一种深情表达。孙学海老先生一直认为:真正的收藏在民间,民间收藏家并非是出于经济目的收藏文物,而是帮国家保管文物。中国民间收藏家身上有一种大爱,与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是非常吻合的。汶川地震一年过去了,全国人民的爱心并没有退潮,在灾后重建的攻坚阶段,中国收藏家站了出来,他们以“替老祖宗行善”的胆识,再一次延续了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
中国收藏家协会科学检测中心主任、著名文物鉴定家朱震说:“中国收藏家们一直在想为汶川做点事情,但苦于没找到机会,这次的机会太好了。文物都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贝,这些宝贝去灾后重建的第一线发挥作用,这是它最好的归宿。中国有句古话,叫替天行道,这次,我们就是替‘老祖宗’行善。”我国著名古瓷鉴定专家、84岁高龄的孙学海先生,不但无偿地为捐赠藏品甄别、而且捐献了自己顶级的珍爱藏品。著名鉴定专家孙学海、雷丛云、赵青云、朱伯谦、李辉炳,中国收藏家协会副会长、湖南省博物馆馆长熊传薪、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单国强等国内著名专家和学者们无偿、义务对捐赠藏品进行甄别和鉴定,并对捐赠藏品出具鉴定报告。
这是一场建国以来中国收藏界最大规模的爱心行动,爱心接力棒传遍了大江南北,收藏家们的爱心令国人瞩目,令汶川人民感动。汶川县旋即启动“国宝献汶川”爱心行动,用这种精神激励全县人民,夺取灾后重建的最后胜利。目前,汶川启动灾后恢复重建项目127个,其中广东省对口援建项目55个;城乡受灾群众住房重建工作全面展开;经济发展呈现逐步回升势头,全县社会和谐、政治稳定,保证实现“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五年展新貌”的奋斗目标。
原全国人大王汉斌副委员长和国家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四川省老领导,国家文物鉴定专家以及向汶川县捐赠文物藏品的藏家和支持该项活动的爱心人士参加行动仪式。
据悉,汶川县将在8月底在香港举办“感恩香港,汶川宝贝大亮相”活动,9月在深圳集中义拍义卖,拍卖所得资金全部用于灾后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