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贤菩萨行愿品是佛教菩萨道的集中荟萃,指明了菩萨从信仰,发愿,修行到证道的整个过程,普贤菩萨的行愿功德海是所有菩萨的必成之道,也是佛陀大悲功德的集中体现。本焕长老一生持诵普贤行愿品,以普贤行愿为自己的行愿,苦修行证,弘法利生,修行成就,往生极乐。
一、本焕长老人生
本焕长老(1907-2012),法名心虔,清朝光绪三十三年农历九月二十一日(1907)出生于湖北新洲李集。早年发心求取人生真理,接触佛门,1930年正月十五在湖北新州报恩寺礼拜潢定老法师剃度出家,后依传圣法师修学,同年四月初八到武昌宝通禅寺礼持松大师为戒和尚受具足戒,受戒后于同年6月去江苏扬州高旻寺亲近当时禅宗大德来果老和尚,在高旻寺修行7年,“足不涉尘,苦修禅法”,深得来果老和尚赞许,“后接衣钵”。1937年2月,发大愿三步一拜朝拜五台山文殊菩萨,行程四百余里,历时数月。到五台山后住碧山寺,继续苦修。1939年四月初八接广慧老和尚临济宗法脉,刺血书写血经。1942年到1945年,于五台山栖贤寺闭关三年,阅读大藏经千余卷,连续放焰口上千台,超度抗日阵亡的将士和死于战争中的众生。1946年在山西阴县净土寺结夏安居,书写血经《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等。1948年7月到广东南华寺亲近一代高僧虚云长老,得到虚云老和尚传法,“授为临济正宗四十四代传人”,并将其原名“本幻”改为“本焕”,寄往其发扬佛法于光大。1949年四月初八,由虚云老和尚说法送座,升座为南华寺方丈。1958年因反右不幸蒙冤,到坪石农场参加劳动,1980年平反昭雪,期间二十年默行佛法。同年4月,应仁化县人民政府和佛教界邀请,就任丹霞山别传寺住持。1987年元月受广东省佛教协会接请任广州光孝寺住持,1992年兼任深圳弘法寺方丈至今。1994年任湖北黄梅四祖正觉寺方丈,不顾年事已高,路途艰辛,亲临实地进行设计规划,资助巨款,使祖庭得以重辉。并先后恢复修建了深圳弘法寺、湖北黄梅四祖寺、湖北大洪山慈恩寺、湖北新洲报恩寺、江西百丈寺、广东韶关大雄禅寺、广东三水极乐寺等十余座寺院。在建寺安僧的同时,于香港、台湾、澳门等海内外各处弘法利生,讲经说法,接引众生,门下“接法弟子三百余人”,皈依弟子二百余万众。“晚年偕同海内外八大高僧共倡首届世界佛教论坛并在中国成功举办”。同时,致力于社会公益慈善事业,捐建医院学校,扶贫助学,资助灾区。曾任中国佛教协会名誉会长,湖北省佛教协会名誉会长,广东省佛教协会名誉会长,深圳市佛教协会会长,韶关市佛教协会名誉会长和广东省政协委员等。2012年4月2日,本焕长老安详示寂于深圳弘法寺。世寿一百零六岁,僧腊八十四夏。圆寂后荼毗火化,出现“各色舍利数万颗”。
二 普贤行愿品的佛教思想
(一)普贤菩萨
普贤菩萨,梵音名号Samantabhadra ,或 Vishvabhadra,音译为三曼多跋陀罗,曾译遍吉菩萨,佛教四大菩萨之一。象征理德和行德,与文殊菩萨的智德和证德相对应,是宇宙无量无边华藏世界教主毗卢遮那佛的右、左胁侍。密教的教主金刚萨埵是普贤菩萨的秘密身。
普贤菩萨代表菩萨行愿,意思是具足无量行愿,示现于一切诸佛刹土。普即遍一切处义,贤是即最妙善义。即普贤菩萨依菩提心所起愿行,身、口、意悉皆平等,遍一切处,纯一妙善,具备众德,所以名为普贤。普贤菩萨代表一切诸佛的理德,定德与行德,与文殊菩萨的智德、慧德和证德相对,两者并为毗卢遮那佛的两大胁侍。文殊菩萨驾狮、普贤菩萨乘象,表示理智相即,行证相应。
普贤菩萨是大乘菩萨的代表,象征着佛教大乘的精神。在华严经中明示一切佛法归于毗卢遮那如来及文殊菩萨、普贤菩萨二大士,三者并称“华严三圣”,其中普贤菩萨代表一切菩萨行德本体。因为整个华藏世界都是毗卢遮那佛的显现,所以文殊、普贤二位大菩萨,也可以说是他的化身和显现。文殊表智德、证德、慧德、能信,普贤表理德、行德、定德、所信;理智相即,行证相应,定慧不二,能所相融,便是毗卢遮那佛。
普贤菩萨在华严大会之上,曾宣说十大行愿: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三者广修供养,四者忏悔业障,五者随喜功德,六者请转法轮,七者请佛住世,八者常随佛学,九者恒顺众生,十者普皆回向,以此来开示菩萨的发心。
普贤是菩萨行的表征,任何一个众生,实践菩萨行圆满之时,就是普贤菩萨,而圆满普贤的果位就是毗卢遮那如来,众生具足着普贤之因,也就是毗卢遮那佛性。
普贤菩萨辅助法身毗卢遮那如来弘扬佛道,且遍身十方,常为诸化身佛座下的法王子。《普贤菩萨行愿品》言:‘普贤行愿威神力,普现一切如来前。’又言:‘十方如来有长子,其名号曰普贤尊。’普贤菩萨,不但能广赞诸佛无尽功德,且能修无上供养,能作广大佛事,能度无边有情,其智慧之高,愿行之深,唯佛能知。
普贤菩萨的来源,在《悲华经》有记载,当阿弥陀佛为转轮王时,普贤菩萨当时为第八王子泯图,在宝藏佛前,发愿要在不清净的世界中,修菩萨行救度众生,更应当修治庄严十千不净世界,使其庄严清净,就如同佛的光明无垢世界。同时要教化无量的菩萨,令他们心地清净,都能趣向大乘佛法,使这种发大心的菩萨都充满他所化度的国土世界。“世尊!我今所愿,要当于是不净世界修菩萨道,复当修治庄严十千不净世界,令其严净如青香光明无垢世界,亦当教化无量菩萨,令心清净无有垢秽,皆趣大乘,悉使充满我之世界,然后我当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世尊!愿我修行菩萨道时,要当胜于余诸菩萨。…世尊!我要当教十千佛土所有众生,令心清净,无有行业烦恼诸毒,乃至不令一人属于四魔,何况多也。若我庄严十千佛土如是清净,如光明无垢尊香王佛青香光明无垢世界,所有种种微妙庄严,然后我身及诸眷属,乃当如彼师子香菩萨之所愿也”。因为泯图的大愿大行,宝藏佛即为他将泯图改号为“普贤”, “尔时,世尊赞阿弥具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今世界周匝四面一万佛土清净庄严,于未来世,复当教化无量众生令心清净,复当供养无量无边诸佛世尊。善男子!以是缘故,今改汝字名为普贤”。并授记他未来在北方知水善净功德世界,圆满成就无上正等正觉,佛号为智刚吼自在相王如来。
对普贤的解释,唐宗密大师认为:约自体说,体性周遍曰普,随缘成德曰贤;约诸位说,曲济无遗曰普,邻极亚圣曰贤;约当位说,德无不周曰普,调柔善顺曰贤。普贤与文殊为释尊的二胁士,普贤侍右,主侍定德门,文殊侍左,主侍智德门。表示如来教法,是行解并进,定慧双修。唐清凉国师从以下三点解释:
一者普贤表所信如来藏。故《理趣般若经》云:一切众生皆如来藏。普贤菩萨自体遍故,初会即入如来藏三昧。文殊表能信之心,《佛名经》说:一切诸佛,皆因文殊发心故。如善财始见,即发大心。
二者普贤表所起万行,一切经中,皆说普贤行愿。文殊表能起之解。故《华严经》中弥勒菩萨对善财说:汝先得见诸善知识,闻菩萨行,入解脱门,皆文殊之力也。
三者普贤表证空出缠法界,《华严经》说:身相如虚空故,善财见之,即得智波罗密者,依体起用故也。文殊表能证大智,显其有智方证理故。
然此二圣,各相融摄,依体起行,行能显理。普贤与文殊,象征学佛要有信有解。信而无解,信是无明迷信;解而无信,解是邪知邪见。
总之,普贤菩萨是代表佛从因位的大愿大行,到果位的功德普遍,本质上是所有生命心性本来就具有的佛性的光明解脱的如来藏功德。
(二)普贤行愿品
1 普贤行愿品的来源
《普贤行愿品》全名为《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原是唐朝般若法师所翻译的四十卷华严经的标题,现在一般所说的普贤行愿品是其中的第四十卷,即最后一卷,都收在《大正藏》第十册。
据经后记,此经梵本是乌荼国(今印度奥里萨地方)王于贞元十一年(795)所献。如其献经文:“南天竺乌荼国深信最胜善逝法者修行最胜大乘行者吉祥自在作清净狮子王,上献摩诃支那大唐国大吉祥天子大自在狮子中大王手自书写大方广佛华严经百千偈中所说善财童子亲近承事佛刹极微尘数善知识行中五十五圣者善知识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谨奉进上”。据此可知四十卷华严经即《华严》十万偈的一部分,《普贤行愿品》则更是其中的一部分。
2本经的异译
1西晋聂道真译的《三曼陀跋陀罗菩萨经》,大体概括了它的内容,似乎是它的异译;不过因为翻译的不甚善巧,译文只有简略的长行,与本经的文字外形不一致。
2东晋佛驮跋陀罗译的《文殊师利发愿经》,它的梵本由支法领从于阗请来,元熙二年(420)佛驮跋陀罗于道场寺译出。
3唐不空译的《普贤菩萨行愿赞》。其梵本系不空本人于天宝五年(746)从狮子国带来,天宝十二年(753)至武威,住开元寺译出。据《华严经普贤行愿品别行疏钞》,从前的人说《普贤菩萨行愿赞》和《文殊师利发愿经》是贤吉祥菩萨造,但《疏钞》根据贞元译本肯定它们都是佛经。
4敦煌出土的《普贤菩萨行愿王经》和《大方广佛华严经菩萨行愿王品》,在《大正藏》第八十五卷。此二本比另外二种唐译本(般若译和不空译)都少第六十一、六十二两颂,勘藏文译的五种释论中,也只有释迦亲友释论所依的经文才有这两颂,较早的龙树等释论等都缺这两颂。由此可见两种敦煌本所据的梵本传来似属较早。就译文的朴拙的情形看,这两本的译出也似在中唐以前。
3本经的译者
译者般若(一作般剌若,或译智慧,734~?),姓乔答摩,北印度迦毕试国(今阿富汗国北部喀布尔地方)人,曾游那烂陀等寺,亲近过诸大论师,广学大小乘诸论,后又往南印度乌荼王寺,师事达摩耶舍学五部密法。因慕五台山文殊胜地,携梵箧乘舶于唐德宗建中二年(781)来广州,次年到长安。贞元二年(786)起,译出《大乘理趣六波罗蜜》等经,六年敕号‘般若三藏’。贞元十一年(795)乌荼国王进《华严经》梵本,十二年六月奉诏于长安崇福寺翻译,般若自选梵文,广济译语,圆照笔受,智柔、智通回缀,道弘、鉴虚润文,道章校勘证义,大通证禅义,澄观、虚邃详定,右街功德使霍仙鸣、左街功德使窦文场任专知官。德宗每日亲到译场,如有故不能到,必命人说欲(即告假)。于贞元十四年(798)译毕进上。五月诏澄观造疏,澄观乃述疏十卷,又述《行愿品别行疏》一卷,从此时起本品就别行了。
4 本经的内容
本经的文字有长行、偈颂两部份。长行的文势,承《华严经》第三十九卷普贤菩萨赞佛功德偈而来。善财童子历参五十三善知识,最后见普贤菩萨为说‘佛功德海一滴之相’,接着在本经开始,普贤菩萨就告诸菩萨及善财童子,要成就佛的功德应修十种广大行愿。
本经的偈颂,经中称为‘普贤广大愿王清净偈’,共有六十二颂,每颂七言四句,共一七三六字。异译各本中,晋译只有四十四颂八八〇字,敦煌逸经二种各有六十颂一六八〇字,不空译本除与本经相当的六十二颂外,还有八大菩萨赞十颂(每颂五言四句共二千字)和速疾满普贤行愿陀罗尼。
本经的内容,从广义来说,就是《华严经》的内容。《别行疏》说: ‘西域相传,普贤行愿赞为略华严经,大方广佛华严经为广普贤行愿赞。’又说:本经以‘入法界缘起普贤行愿’为宗。‘入’是‘悟、解、证、得’;‘法界缘起’是《华严经》的宇宙观;‘普贤行愿’,广义指三世诸佛同有的因位行愿,要义就是本经所列举的十大行愿。说明法界缘起要由修十大行愿才能证入,是本经的主要内容。
普贤十大愿王为: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三者广修供养,四者忏悔业障,五者随喜功德,六者请转法轮,七者请佛住世,八者常随佛学,九者恒顺众生,十者普皆回向。长行有十大段,说明这十种行愿的内容。每一行愿都以华严法界遍于十方三世,无穷尽,无间断。并以虚空界、众生界、众生业、众生烦恼四法为喻,说明无尽。最后说明受持此经殊胜功德。
总之,此经以十大行愿为所诠,以证入华严法界为旨趣,以利益有情广大意乐为入门,以往生净土为方便。《入法界品》是《华严经》的终极,总摄华严入证因果,此经又是《入法界品》的终极。法藏《华严经文义纲目》说:以前《华严经》无流通分,是经文传来未尽。本经既有流通分,又与《入法界品》文势联贯,因而后人也有把它续于《华严经》八十卷之后作为《华严经》末卷的。
5 本经的流传
此经在传来以前已在西域广泛流行。《开元释教录》卷三附注︰‘经后记云,外国四部众礼佛时,多诵此经,以发愿求佛道。’《行愿品疏》卷十说此十大行愿即是常行礼忏,但诸经论开合不同。例如《离垢慧菩萨所问礼佛法经》有供养、赞德、礼佛、忏悔、劝请、随喜、回向、发愿等八种,其余或礼、赞合一为七,或更略去供养为六,或更将发愿、回向合一为五(如《十住毗婆沙》),或除礼、赞为四,或更除回向为三(如《大智度论》),或惟忏悔、回向为二(如《善戒经》)。
6本经和密宗
普贤行愿品和密宗的关系也非常密切,密宗的仪轨几乎没有不据十大行愿来组成的。藏传佛教密宗的一切仪轨,都以普贤七支的结构来组织。胎藏界大法的九方便──作礼、出罪、归依、施身(即供养)、菩提心(摄常随佛学、恒顺众生)、随喜(摄称赞)、劝请(转法轮)、奉请(住世)、回向──即摄十愿(《三密抄料简》卷上)。金刚界大法的五悔──礼敬、忏悔、随喜、劝请、回向──亦说普贤行愿。可见此经在所有佛教密部中的影响极普遍。
7本经的意义
本经指明了菩萨修行的核心,开示了菩萨信愿行证的全部过程,最后回向是往生阿弥陀佛西方极乐世界净土,为华严宗转入净土宗的枢纽。这说明了普贤行愿的本质,最终显现为佛度化最难度众生的最殊胜的方便。往生论说五念门──礼拜、赞叹、作愿、观察、回向──亦略摄十大行愿。宋沙门义和因‘普贤行愿独指弥陀’,于乾道元年(1165)集《华严经》和各种疏记中有关念佛法门文字录为《华严念佛三昧无尽灯》(《乐邦文类》卷二)。《普贤行愿品》后世成为净土宗要籍,与《无量寿经》、《观无量寿佛经》、《阿弥陀经》并行,称净土四经。此外,汉文的一切忏仪也普遍应用普贤十愿。
《别行疏》说本经‘为华严关键,修行枢机,文约义丰,功高益广,能简能易,唯远唯深’,这可以说明本经在佛教中广泛应用的原因。
(三)普贤行愿的佛教思想
宇宙生命的本体是解脱光明境界,是不可说的,也是不可思议的,是离开语言文字和思想分别的,更是无能说的,这就是文殊菩萨所阐述和代表的佛的解脱智慧。从另一方面来讲,智慧本体有其内涵和表现,就是遍及所有生命的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和大善,就好像太阳的光明和温暖就是太阳的内涵和表现一样,这是普贤菩萨的实质,代表了佛的大悲功德的不可思议的内涵和无穷无尽的表现形式。
普贤行愿从学佛的因位上显得更加有意义,指明了修行佛道的非常具体的方法,非常明确的指出了如何发心,如何信仰,如何行持,如何证道。
1 无比的发心
佛法讲述了宇宙中所有的、不同生命层次的、不同世界的、各种各样的客观规律,众生之所以处在生死中,轮回中,烦恼中,痛苦中,就是由于对所有这些客观规律的无知、迷惑和违背,受到了客观规律的惩罚。成佛就是对所有客观规律如实的终极认知和随顺,即智慧圆满,所以佛也称为正遍知。这个认知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中,众生(包括自己)代表着迷惑,度一个众生就祛一份迷惑,当达到一定量的积累时,就能完成一定程度质的飞跃,即菩萨的五十二阶位,直到最终的质变,迷惑尽祛,智慧圆满,空明遍照,大悲无碍。这个就是菩萨道,是成佛的必经之路。但行菩萨道的过程有无量的不同,有的侧重自度,度众生是为了尽早成佛;有的侧重度他,自度是为了更好的度众生;有的自度和度众生均等。最终福慧圆满时,都一定成佛。那么,众生都是在轮回中,而且越浊秽的世界众生越多。所以,净土修行成佛者希望在自己在净土中修行,菩萨道圆满时,功德示现成就一个没有秽恶的清净世界,如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药师佛的琉璃世界等,然后在这个清净世界中广度有缘众生,示现涅槃。而秽土修行成佛者则希望自己在秽恶众生的污浊世界修行及成佛,如此能救度那些没有善根的或善根很少的,更需要救度的众生,所以需要更加无比的大悲心和愿力,尤其对刚发菩提心的菩萨而言。在《悲华经》中记述,在宝藏佛面前发心成佛的成千上亿菩萨中,无一例外都发心于净土世界成佛,只有释迦摩尼佛和普贤菩萨发心于不净世界修行菩萨道。
首先我们看释迦摩尼佛的最初发心,如《悲华经》大施品第三之一:“佛告寂意菩萨。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以本愿故取净妙国。亦以愿故取不净土。何以故。善男子。菩萨摩诃萨成就大悲故。取斯弊恶不净土耳。是故吾以本愿。处此不净秽恶世界。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诸菩萨本授记品第四之四)尔时梵志(释迦摩尼佛的前身)复白佛(宝藏如来)言。世尊。我今心动如紧花树叶。心大忧愁身皆燋悴。此诸菩萨虽生大悲不能取此五浊恶世。今彼诸众生堕痴黑闇。世尊。乃至来世过一恒河沙等阿僧祇劫。入第二恒河沙等阿僧祇劫。后分贤劫中人寿千岁。我当尔时行菩萨道。久在生死忍受诸苦。以诸菩萨三昧力故。要当不舍如是众生。……(诸菩萨本授记品第四之五)世尊。若我善根成就得己利者。我之所有布施持戒。多闻思惟悉当成就。以是果报皆为地狱一切众生。若有众生堕阿鼻地狱。以是善根当拔济之令生人中。闻佛说法即得开解。成阿罗汉速入涅槃。是诸众生若业报未尽。我当舍寿入阿鼻狱代受苦恼。愿令我身数如一佛世界微尘。一一身如须弥山等。是一一身觉诸苦乐。如我今身所觉苦乐。一一身受如一佛世界微尘数等。种种重恶苦恼之报。如今一佛世界微尘等。十方诸佛世界所有众生。作五逆恶起不善业。乃至当堕阿鼻地狱。若后过如一佛世界微尘等大劫。十方诸佛世界微尘数等所有众生。作五逆恶起不善业。当堕阿鼻地狱者。我当为是一切众生。于阿鼻地狱代受诸苦令不堕地狱。值遇诸佛咨受妙法。出于生死入涅槃城。我今要当代是众生。久久常处阿鼻地狱。复次如一佛世界微尘数等。十方世界所有众生恶业成就。当必受果堕火炙地狱。如阿鼻地狱。所说炙地狱。摩诃卢獦地狱。逼迫地狱。黑绳地狱。想地狱。及种种畜生饿鬼贫穷。夜叉拘槃茶毗舍遮阿修罗迦楼罗等。皆亦如是。世尊。若有如一佛世界微尘数等。十方世界。所有众生。成就恶业。必当受报生于人中。聋盲喑哑无手无脚。心乱失念食啖不净。我亦当代如是众生。受于诸罪如上所说。复次若有众生堕阿鼻地狱受诸苦恼。我当久久代是众生受诸苦恼。如生死众生所受阴界诸入。畜生饿鬼贫穷。夜叉拘办茶毗舍遮阿修罗迦楼罗等。皆亦如是。“
接着我们看普贤菩萨发心:“世尊!我今所愿,要当于是不净世界修菩萨道,复当修治庄严十千不净世界…世尊!愿我得首楞严三昧,以三昧力故,化作地狱之身入地狱中,与地狱众生说微妙法,劝令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彼诸众生闻是法已,寻发无上菩提之心,即便命终生于人中,随所生处,常得值佛,随所值佛,而得听法,听受法已,即得住于不退转地。干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天、龙、鬼神、夜叉、罗剎、毘舍遮、富单那、伽咤富单那、屠杀、魁脍、商贾、淫女、畜生、饿鬼,如是等众亦复如是,皆令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有诸众生随所生处得诸色像,我分之身如业所作,随受苦乐及诸工巧,愿我变化作如是身,随其所作而教化之。世尊!若有众生各各异音,愿我随其种种音声,而为说法各令欢喜,因其欢喜劝发安止,令其不退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所以,释迦摩尼佛和普贤菩萨最初的发心都是无比伟大的,尤其是他们的大悲心和发愿修行度化众生并成佛于秽土世界的决心,广大深远,超胜无比,更深刻的从根本上切合菩萨道和成佛的本意,这一点,应该是《悲华经》的核心思想,也特别被阐明在(诸菩萨本授记品第四之六)中:“善男子。若有菩萨取清净佛世界离三恶道及声闻缘觉。摄取调伏善心。白净成就善根如是众生。是名菩萨譬如余华也。非谓大菩萨如分陀利华。以于善心调伏众生。种诸善根作佛事故”。“梵志。今听菩萨四法懈怠。何等四。一者愿取清净世界。二者愿于善心调伏白净众中施作佛事。三者愿成佛已不说声闻辟支佛法。四者愿成佛已寿命无量。是名菩萨四法懈怠。是谓菩萨譬喻余华。非谓菩萨如分陀利。”……“梵志。菩萨有四法精进。何等四。一者愿取不净世界。二者于不净人中施作佛事。三者成佛已三乘说法。四者成佛已得中寿命不长不短。是名菩萨四法精进。是谓菩萨如分陀利非如余华。是名菩萨摩诃萨。”这就说明了菩萨只有发心于浊秽的世界中成佛度众生,到最需要救度的罪大恶极的众生中去弘法利生,才称得上精进修行,是大菩萨,如分陀利华,即所有莲花中最大最盛最清净的白莲花,而发愿取清净世界修行成佛的菩萨,则是修行懈怠,如其他花朵。
所以,普贤菩萨行愿的思想,首先是无比的以利益众生为首位的大悲心。
2 无比的信仰
普贤十大行愿中前三个行愿是围绕着对佛法僧三宝的无比的信仰展开的,而信仰是学佛的基础,也是成佛的根本。信仰什么呢?
第一,信仰佛所说的宇宙观--华藏世界,信仰宇宙中有无量无边佛的世界和无穷无尽的佛和菩萨,对所有的佛菩萨升起无比虔诚恭敬的信心。“言礼敬诸佛者,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极微尘数诸佛世尊,我以普贤行愿力故,起深信解,如对目前,悉以清净身、语、意业,常修礼敬”,“言称赞如来者,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剎土所有极微一一尘中,皆有一切世界极微尘数佛,一一佛所皆有菩萨海会围遶,我当悉以甚深胜解,现前知见”,“言广修供养者: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极微尘中,一一各有一切世界极微尘数佛,一一佛所种种菩萨海会围遶,我以普贤行愿力故,起深信解,现前知见,悉以上妙诸供养具而为供养”
第二,信仰佛所说的解脱,信仰依照佛法一定能使众生解脱,解脱众生轮回世界,解脱解脱众生业力,解脱众生烦恼。“如是乃至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礼乃尽。而众生界乃至烦恼无有尽故,我此礼敬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如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赞乃尽。而虚空界乃至烦恼无有尽故,我此赞叹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此广大最胜供养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供乃尽。而虚空界乃至烦恼不可尽故,我此供养亦无有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第三,信仰佛法的功德。佛法能使众生解脱成佛,出生无量功德。“诸供养中,法供养最。所谓:如说修行供养、利益众生供养、摄受众生供养、代众生苦供养、勤修善根供养、不舍菩萨业供养、不离菩提心供养。善男子!如前供养无量功德,比法供养一念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俱胝那由他分、迦罗分、算分、数分、谕分、优婆尼沙陀分亦不及一。何以故?以诸如来尊重法故,以如说修行出生诸佛故。若诸菩萨行法供养,则得成就供养如来,如是修行是真供养故。”
因为无比的信仰,才产生无比的恭敬,无比的虔诚,才能舍弃并放下对自我的执着,放下身体的我执着去礼敬诸佛菩萨,放下语言的执着去称赞诸佛菩萨,放下一切的我执,去实践佛法,去解脱,去成佛。
3 无比的发愿
在普贤十大行愿中,每一个行愿最后都以类似的发愿结束。“如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忏乃尽。而虚空界乃至众生烦恼不可尽故,我此忏悔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这实际上代表了两个方面的无比的大愿,一是上求佛道解脱智慧的大愿,二是度尽众生的大愿,度尽众生需要无上的解脱智慧,无上的解脱智慧需要觉悟众生的世界、众生的业力和众生的烦恼,也即是度尽众生,大悲和空慧,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4 无比的修行
忏悔业障,随喜功德,请转法轮,请佛住世,常随佛学,这是在信仰基础上的进一步的前进,有真正的信仰才会有真正的觉悟,才会产生真正的修行。忏悔业障从业力的层面对我执进行更深层次的觉悟和改造;随喜功德引导我们不仅仅要去恭敬三宝,更要渐渐学会去恭敬一切善法善业,从心中去放下我慢;请转法轮是让我们的心中随时充满着佛法和众生;请佛住世是让佛和法的光明常照我们;常随佛学中,如释迦摩尼佛行菩萨道时,无量世中生地狱,恶鬼,畜生道中,救度三恶道众生;无量世中舍弃生命,布施身体或血,或肉,或骨,或皮,而与众生广结法缘,并以无量方便,利益解脱众生。“从初发心精进不退,以不可说不可说身命而为布施;剥皮为纸,折骨为笔,刺血为墨,书写经典,积如须弥,为重法故,不惜身命,何况王位、城邑、聚落、宫殿、园林一切所有,及余种种难行、苦行,乃至树下成大菩提,示种种神通,起种种变化,现种种佛身,处种种众会:或处一切诸大菩萨众会道场,或处声闻及辟支佛众会道场,或处转轮圣王、小王眷属众会道场,或处剎利及婆罗门、长者、居士众会道场,乃至或处天龙八部、人、非人等众会道场。处于如是种种众会,以圆满音,如大雷震,随其乐欲,成熟众生,乃至示现入于涅盘。如是一切,我皆随学”。
5 无比的证道
恒顺众生和普皆回向,这实际上是在证道的阶段了。觉悟如来藏本来清净无染,无我无执,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如是观一切众生即佛性,佛性即众生,无二无别,即是恒顺众生,即是普结回向。
普贤行愿本质上包涵了菩萨信愿行证的全部过程,包括了菩萨修行的整个过程,即是信,即是愿,即是行,即是证,即是因,即是果,即是发心,即是证果,即是开始,即是结束。但是,其是最大无比的发心,是最大最大的信愿行证,是最大无比的因,是最大无比的果。
三、本焕长老的普贤行愿思想
(一)以普贤行愿为修行成佛根本
本焕长老一生以普贤行愿为自己学佛修行的根本和核心。从1937年朝拜到五台山,住碧山寺时开始持念普贤行愿品,一生都在持念普贤行愿,都在觉悟普贤行愿,都在努力行持普贤行愿。“我本人以这十条为我出家用功办道、利益众生、教化众生和成就众生的根本。…我多少年来,我都是用这十大愿王去用功办道、了生脱死,是一个很大的贡献”。“普贤菩萨十大愿王,我是天天读,早晨读三个钟头,晚上读一个钟头。我一个钟头读多少呢,一个钟头读八遍。我一天读四个钟头,四八三十二遍”。“为什么要念普贤行愿品呢?普贤行愿品是成佛的根本”。
(二)发普贤大愿
普贤菩萨大愿就是无比的菩提心,就是无比的大悲心,就是无比的度化众生的愿力,就是无比的为了度化众生而求取解脱智慧的愿力。“我们为什么要出家?就是为了将来成佛嘛。要成佛就要利益众生,成就众生,结众生缘。不去结众生缘不去成就众生,佛从何来?所以我们出家人讲:自利利他。自利就是自己好好用功。自己的功夫用好了,就可以利他。要知道,我们每个人的福德,要在众生中去种,没有众生,一切菩萨皆不能成无上正等正觉。这是《普贤行愿品》里面讲的。菩提是属于众生的,离开了众生,无菩提可言。所以,要想成就菩提果位,就必须利益众生,成就众生,结众生缘。没有结众生缘,就不能度众生”。“功夫用好,利益众生,弘扬佛法,就有了本钱。自己功夫不到家,又怎么去度众生?所以,想成佛的人,一定要把功夫用好。功夫没有用好,弘法利生就成一句假话”。“要发大菩提心,为利益众生,成就众生,救度一切众生,那将来就早成佛”
。“我学习佛教八十年,进入佛门八十年,作为我本人的志愿,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都离苦”。以上这些本焕长老在不同时间和场合的开示,充分表达了本焕长老无量的菩提心和利生之心,表达了他的普贤大愿。
(三)行普贤大行
本焕长老一生,前半生修行,后半生弘法利生,始终以普贤大行激励自己,要求自己,行持着普贤大行。
1高旻寺苦修
1930年本焕长老受戒后,从武昌乘船到镇江,步行六十多里,到达扬州高旻寺,亲近来果老和尚。来果老和尚和虚云老和尚都是民国前后开悟的禅宗高僧,在当时影响巨大。在高旻寺中七年,其中五年的时间本焕长老都在禅堂中以坐禅苦修、用功办道为主。昼则勤修善法,无令失时;初夜后夜,亦勿有废,中夜诵经,以自消息。有一年在参加八个禅七之後,又和另外四个僧人一起发心打了四个生死七,打生死七时或一直坐在禅凳上坐禅,或起来行走行禅,但是不能休息,坚持禅行不倒单。但是毕竟太辛苦了,有时太瞌睡了,坐禅时不由自主就会将头低下瞌睡,为防止瞌睡, 他仿效古人头悬梁的办法,用绳子一头套于下巴,一头系在梁上,这样头一掉下来,绳子就会拉动脖子,脖子就会痛,就驱走了瞌睡。就是这样苦修禅法,以顽强的意志,通过了生死禅修的考验。本焕长老努力艰苦修行的精神,深得来果老和尚的赞许和器重,先后任禅堂维那和后堂衣钵等。
2五台山朝拜
山西省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是很多求取大道的出家人向往的圣地。在高旻寺中跟来果老和尚修行了七年之后,有了充分的禅修实践和体验,为了更进一步开发自己的智慧,求得大道,本焕长老决定朝拜五台山,求得文殊菩萨的加被,早日开悟。时年三十岁的他,从扬州经武汉乘火车至河北保定,从保定到五台山下,全长三百余里,他三步一拜,栉风沐雨,日行三华里,一路上风餐露宿,忍饥挨饿,腰酸脚痛,双膝皮开肉绽,仍虔诚叩拜,足足拜了六个月,到达了五台山脚下。接着继续从五台山的北台开始拜起,同样三步一拜,朝拜五个台;五个台高度均在海拔三千米以上,从东北到西南横跨达一百二十公里,如此一拜,又拜了半年,双脚起肿,膝盖上跪出层层厚茧,但心中充满欢喜。。持续一年的朝拜下来,头发和胡须一直没有时间剃,长满了头脸。本焕长老说:为持戒律,修佛性,修德性。不潜心入禅,依佛心为心,怎能发慈悲心?不苦修行,磨炼自己,难忍能忍,怎能入道?自己不能入道,不发菩提心,又怎能发愿度人。
3刺血书经
1937年住五台山后,本焕长老每天诵念普贤行愿品,深感佛功德的伟大,佛法的难得,修行的难行。 尤其觉悟到佛在因地发心后的种种苦行,更觉感动。更觉应该向释迦摩尼佛学习,修行苦行,供养佛法。“如此娑婆世界毘盧遮那如來,從初發心精進不退,以不可說不可說身命而為布施;剝皮為紙,折骨為筆,刺血為墨,書寫經典,積如須彌,為重法故,不惜身命,何況王位、城邑、聚落、宮殿、園林一切所有,及餘種種難行、苦行”。为了表示对佛法僧三宝的恭敬和感恩,更为了学习释迦摩尼佛修行的精神,在五台山的十年间,本焕长老刺破指头和舌头,以指血和舌血,书写血经,以供养佛法。先后书写了《楞严经》十卷,《地藏经》三卷,《金刚经》,《文殊菩萨说般若波罗密多经》和《普贤菩萨行愿品》等大乘经典二十余卷,共二十余万字,以报答佛恩、众生恩及无始至今过去一切父母抚养之恩,消除无始以来五逆十恶的罪孽。这些血经,至今唯一保存下来的正是《普贤菩萨行愿品》。
4燃臂孝母
真本焕长老发大愿心出家求道,就是为了度化无始以来所有的众生父母,希望以佛法度脱所有的众生父母能否脱离生死轮回的烦恼和苦海,得到究竟的解脱和快乐,所以虽然出家了,但是一直挂念着母亲,一直为母亲回向祈福。曾作诗一首以表此意:“死别诚难忍,生离实亦伤。子出山关外,母忆在他乡。日夜心相随,流泪数千行。如猿泣爱子,寸寸断肝肠。”1948农历三月,本焕长老在上海普济寺修行。一天,他突然接到二哥来信,说母亲病重,盼望他速回来一见,以慰母亲的心。本焕长老当即赶回到湖北老家,到附近报恩寺住下。每天清晨坐禅后,早餐后步行十五余里,回家照料母亲,晚上又返回报恩寺,攻读三藏,并天天为母亲放焰囗祈福消灾。前后五个月,他侍候母亲,端茶送水,喂药喂食,细致入微。九月,在母亲临终前的夜晚,他在自己两个肩上装上菜油,放上灯草点燃,燃臂供养佛法僧,将功德回向给母亲,以此报孝母亲,并双膝跪在母亲床前,行孝送终,直至母亲安详的闭上双眼,离开人间。母亲去逝后,他请僧众为母亲诵经做佛事等超度七天,自己一直在母亲灵前守孝七七四十九天,每晚设防焰口为母亲超度祈福。本焕长老的孝举,使世人明白佛法的放下不是绝情,更不是没有亲情,而是比一般人更大的大悲情怀,是比一般人更大的孝心、孝情和孝行,是普贤菩萨的无比的大悲心的大愿大行的大情。
5 广接善缘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后,经历了前半生的风风雨雨的修行和坎坷的经历,本焕长老获得了新生,已经年过七十的他,对佛法里所讲的人生和社会的理解和对佛法的觉悟达到了更高的境界,时刻以弘扬佛法和利益众生为自己的第一要务。他对任何人和任何生命都广结善缘。身为中国佛教的泰斗,他每天都会尽量接待所有来寺院见他的人,不管是官员、信众还是普通百姓。他经常从早上四点起床后开始诵经修行,上午八点后就坐在寺院方丈室的凳子上,为所有前来朝拜的信众摸顶和加持,一直到晚上十点,从几百到几千甚至上万人,本焕长老经常一动不动坐在座位上,看着面前的人,慈悲的问话和开示,并给与佛珠等结缘品,这样,几十年如一日。他经常说的就是:结缘、结缘、结大缘,升官、升官、升大官;发财、发财、发大财,而正是这样直白平实的祝福话语,拉近了他和所有人的距离,拉近了所有来人和佛教的距离,使他们都和佛法接上了善缘。“对于一切众生,不管他是大是小,我们都要珍惜他们,跟他们结缘。因为佛陀讲: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还要以为虫子小,我们就可以任意处治它们,它们的佛性跟我们是相同的,只是由于它们过去造的孽,跟我们不同,才落得虫子身。我们今生若不好好修行,造恶孽,将来也会变成虫子的。要知道,一切众生的身相都是孽缘所生,男身是孽缘生的,女身也是孽缘生的,猪身、狗身、虫身等等,都是由孽缘生的。所以,对于一切众生,我们都不能轻慢。《法华经》上讲:常不轻菩萨见一切众生皆行普敬,他说:“我不敢轻慢汝等,汝等皆当作佛。”别人打他、骂他、轻视他,他都不在意,还是对人毕恭毕敬。常不轻菩萨是谁?就是释迦牟尼佛在因地修行中的一个菩萨行者。释迦牟尼佛成佛了,对众生尚不敢轻慢,我们今天对一切众生还敢轻慢吗?佛在因地中对一切众生尚如此恭敬,我们是佛的弟子,难道不应向佛学习吗?要知道,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皆因妄想执著,不能证得。一旦他们把妄想执著去掉了,不就跟佛一样了吗?佛是先觉,我们众生还没有觉。但只要好好用功,我们也会觉的。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们都是后觉,都是未来佛。”本焕长老的开示中经常会讲到常不轻菩萨,讲到菩萨对所有众生和对佛都是一样的恭敬,不管遇到任何的众生,常不轻菩萨都说:你们将来一定成佛,我不敢看不起你们,我应该恭敬你们。其实,这正是常不轻菩萨和所有众生广结善缘的自己独有的特殊方式。而本焕长老时时处处的讲到常不轻菩萨,也正是体现了本焕长老的拳拳慈悲之心。
6 广弘佛法
从1980年任别传寺住持开始,本焕长老把弘法放到了第一位,每年都尽量多安排时间,率领弟子信众参禅打七,传播佛法,使大家学习觉悟佛法,明白生死轮回解脱的道理。从1987七年起,他几乎每年都到国外讲经说法,交流佛教文化,弘扬佛法,从国内到国外,让世人尽量多的听到佛法,觉悟佛法。1987年七月,他到香港访问,拜会香港佛教联合会,与数十年来未见面的师兄弟及弟子欢聚一堂;八月又乘飞机赴美,应邀参加加州万佛圣城的水陆法会,并到纽约、洛杉矶访问,接着又到加拿大参加佛事活动;1991年九月到泰国进行佛事访问和佛学交流活动;1993年加拿大、美国、泰国又再度邀请他出访;次年又应邀到澳大利亚访问,在澳大利亚的泰国、越南、台湾等地的僧人、居士纷纷要求他授皈依。之后,他还到台湾访问,为促进海峡两岸的佛事和佛教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他的弘法,不仅遍及国内外,不仅在汉传佛教地区,很多南传佛教的僧人信众都摆在长老座下,恭其为师;还有藏传佛教的活佛喇嘛,也从他这里接禅宗的法脉。世界佛教论坛,长老也是首倡开启者之一,使佛教走向世界,走向大众。本焕长老的大悲法水,真正灌溉了所有的有缘众生。
(五)往生西方净土
本焕长老认为持念普贤行愿品,修行普贤行愿品,最终能使修行者往生西方,而且是往生西方阿弥陀佛极乐世界净土的最好的方法。他自己也在多次开示中讲,自己的愿望就是依照普贤行愿品修行来求生极乐净土。“我们不住娑婆世界,要去见阿弥陀佛。所以我现在所念的经,都是普贤行愿品…所以我本人现在不想再来这个娑婆世界,而是先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那里修行很殊胜,等证到无生法忍以后,再回入娑婆世界来度众生”。“顺便说一下,普贤行愿品是生西方极乐世界最好的。为什么呢?它的后面有一段话:人临命终时,最后刹那,一切诸根悉皆散坏,一切亲属悉皆舍离,于一切时引导其前。一刹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所以,我觉得诵普贤行愿品生西方极乐世界最好”。”。长老的很多讲法中都强调在此末法时代以及以后的众生福报越来越少的时代,持念普贤行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大部分学佛人的最好的选择,这也为这个时代所有发愿解脱的佛教信众指明了学习修行佛法的方向,使大家树立了更加坚定的信心。这也正好挈和和普贤菩萨行愿的度化众生的方便旨归。“或复有人以深信心,于此大愿受持读诵,乃至书写一四句偈,速能除灭五无间业,所有世间身心等病,种种苦恼,乃至佛剎极微尘数一切恶业,皆得销除;一切魔军、夜叉、罗剎、若鸠盘荼、若毘舍阇、若部多等饮血噉肉诸恶鬼神,皆悉远离,或时发心亲近守护。是故若人诵此愿者,行于世间无有障碍,如空中月出于云翳,诸佛菩萨之所称赞,一切人天皆应礼敬,一切众生悉应供养。此善男子善得人身,圆满普贤所有功德,不久当如普贤菩萨,速得成就微妙色身,具三十二大丈夫相,若生人天,所在之处常居胜族,悉能破坏一切恶趣,悉能远离一切恶友,悉能制伏一切外道,悉能解脱一切烦恼,如师子王摧伏群兽,堪受一切众生供养。又复,是人临命终时,最后剎那一切诸根悉皆散坏,一切亲属悉皆舍离,一切威势悉皆退失,辅相、大臣、宫城内外,象马车乘,珍宝伏藏,如是一切无复相随,唯此愿王不相舍离,于一切时引导其前。一剎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到已即见阿弥陀佛、文殊师利菩萨、普贤菩萨、观自在菩萨、弥勒菩萨等,此诸菩萨色相端严,功德具足,所共围遶。其人自见生莲华中,蒙佛授记;得授记已,经于无数百千万亿那由他劫,普于十方不可说不可说世界,以智慧力随众生心而为利益。不久当坐菩提道场,降伏魔军,成等正觉,转妙法轮。能令佛剎极微尘数世界众生发菩提心,随其根性,教化成熟,乃至尽于未来劫海,广能利益一切众生。善男子!彼诸众生若闻、若信此大愿王,受持读诵,广为人说,所有功德,除佛世尊余无知者。是故汝等闻此愿王,莫生疑念,应当谛受,受已能读,读已能诵,诵已能持,乃至书写,广为人说。是诸人等于一念中,所有行愿皆得成就,所获福聚无量无边。能于烦恼大苦海中拔济众生,令其出离,皆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世界。”
总之,本焕长老早年发心出家,先后亲近当时的佛教高僧持松大师、来果老和尚和虚云老和尚等,经过了生死禅七、朝拜五台山文殊菩萨和刺血书经等的各种修行方法的实践和磨炼,在三十岁时终于找到了自己修行的最胜方法,每天持念普贤菩萨行愿品,坚持了一生,渐渐将普贤行愿品印到了自己的心中,使普贤菩萨的行愿成为了自己的行愿,使普贤菩萨十大愿王成为了自己的心灵主宰,并以普贤菩萨的行愿来指导自己的发心、发愿、修行和弘法,尤其在经历了近二十年的无辜的牢狱之灾,更加成熟、深化和升华了他对普贤行愿的觉悟,在晚年三十多年的弘法中,始终给大众展示着普贤行愿的大悲、大愿和大行,深入各种众生,以各种方便,和众生广结佛缘,成为当代佛教的泰斗,成为所有有缘众生心目中的佛。
内容提要:普贤菩萨行愿品是佛教菩萨道的集中荟萃,指明了菩萨从信仰,发愿,修行到证道的整个过程,普贤菩萨的行愿功德海是所有菩萨的必成之道,也是佛陀大悲功德的集中体现。本焕长老一生持诵普贤行愿品,以普贤行愿为自己的行愿,苦修行证,弘法利生,修行成就,往生极乐。
关键词:普贤菩萨,普贤行愿品,本焕长老,普贤行愿,往生。
本焕长老是当代的佛教泰斗,他的一生,实践并弘扬传播着大乘佛教普贤行愿的大菩萨道思想,为当代中国的佛教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一、本焕长老人生
本焕长老(1907-2012),法名心虔,清朝光绪三十三年农历九月二十一日(1907)出生于湖北新洲李集。早年发心求取人生真理,接触佛门,1930年正月十五在湖北新州报恩寺礼拜潢定老法师剃度出家,后依传圣法师修学,同年四月初八到武昌宝通禅寺礼持松大师为戒和尚受具足戒,受戒后于同年6月去江苏扬州高旻寺亲近当时禅宗大德来果老和尚,在高旻寺修行7年,“足不涉尘,苦修禅法”,深得来果老和尚赞许,“后接衣钵”。1937年2月,发大愿三步一拜朝拜五台山文殊菩萨,行程四百余里,历时数月。到五台山后住碧山寺,继续苦修。1939年四月初八接广慧老和尚临济宗法脉,刺血书写血经。1942年到1945年,于五台山栖贤寺闭关三年,阅读大藏经千余卷,连续放焰口上千台,超度抗日阵亡的将士和死于战争中的众生。1946年在山西阴县净土寺结夏安居,书写血经《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等。1948年7月到广东南华寺亲近一代高僧虚云长老,得到虚云老和尚传法,“授为临济正宗四十四代传人”,并将其原名“本幻”改为“本焕”,寄往其发扬佛法于光大。1949年四月初八,由虚云老和尚说法送座,升座为南华寺方丈。1958年因反右不幸蒙冤,到坪石农场参加劳动,1980年平反昭雪,期间二十年默行佛法。同年4月,应仁化县人民政府和佛教界邀请,就任丹霞山别传寺住持。1987年元月受广东省佛教协会接请任广州光孝寺住持,1992年兼任深圳弘法寺方丈至今。1994年任湖北黄梅四祖正觉寺方丈,不顾年事已高,路途艰辛,亲临实地进行设计规划,资助巨款,使祖庭得以重辉。并先后恢复修建了深圳弘法寺、湖北黄梅四祖寺、湖北大洪山慈恩寺、湖北新洲报恩寺、江西百丈寺、广东韶关大雄禅寺、广东三水极乐寺等十余座寺院。在建寺安僧的同时,于香港、台湾、澳门等海内外各处弘法利生,讲经说法,接引众生,门下“接法弟子三百余人”,皈依弟子二百余万众。“晚年偕同海内外八大高僧共倡首届世界佛教论坛并在中国成功举办”。同时,致力于社会公益慈善事业,捐建医院学校,扶贫助学,资助灾区。曾任中国佛教协会名誉会长,湖北省佛教协会名誉会长,广东省佛教协会名誉会长,深圳市佛教协会会长,韶关市佛教协会名誉会长和广东省政协委员等。2012年4月2日,本焕长老安详示寂于深圳弘法寺。世寿一百零六岁,僧腊八十四夏。圆寂后荼毗火化,出现“各色舍利数万颗”。
二 普贤行愿品的佛教思想
(一)普贤菩萨
普贤菩萨,梵音名号Samantabhadra ,或 Vishvabhadra,音译为三曼多跋陀罗,曾译遍吉菩萨,佛教四大菩萨之一。象征理德和行德,与文殊菩萨的智德和证德相对应,是宇宙无量无边华藏世界教主毗卢遮那佛的右、左胁侍。密教的教主金刚萨埵是普贤菩萨的秘密身。
普贤菩萨代表菩萨行愿,意思是具足无量行愿,示现于一切诸佛刹土。普即遍一切处义,贤是即最妙善义。即普贤菩萨依菩提心所起愿行,身、口、意悉皆平等,遍一切处,纯一妙善,具备众德,所以名为普贤。普贤菩萨代表一切诸佛的理德,定德与行德,与文殊菩萨的智德、慧德和证德相对,两者并为毗卢遮那佛的两大胁侍。文殊菩萨驾狮、普贤菩萨乘象,表示理智相即,行证相应。
普贤菩萨是大乘菩萨的代表,象征着佛教大乘的精神。在华严经中明示一切佛法归于毗卢遮那如来及文殊菩萨、普贤菩萨二大士,三者并称“华严三圣”,其中普贤菩萨代表一切菩萨行德本体。因为整个华藏世界都是毗卢遮那佛的显现,所以文殊、普贤二位大菩萨,也可以说是他的化身和显现。文殊表智德、证德、慧德、能信,普贤表理德、行德、定德、所信;理智相即,行证相应,定慧不二,能所相融,便是毗卢遮那佛。
普贤菩萨在华严大会之上,曾宣说十大行愿: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三者广修供养,四者忏悔业障,五者随喜功德,六者请转法轮,七者请佛住世,八者常随佛学,九者恒顺众生,十者普皆回向,以此来开示菩萨的发心。
普贤是菩萨行的表征,任何一个众生,实践菩萨行圆满之时,就是普贤菩萨,而圆满普贤的果位就是毗卢遮那如来,众生具足着普贤之因,也就是毗卢遮那佛性。
普贤菩萨辅助法身毗卢遮那如来弘扬佛道,且遍身十方,常为诸化身佛座下的法王子。《普贤菩萨行愿品》言:‘普贤行愿威神力,普现一切如来前。’又言:‘十方如来有长子,其名号曰普贤尊。’普贤菩萨,不但能广赞诸佛无尽功德,且能修无上供养,能作广大佛事,能度无边有情,其智慧之高,愿行之深,唯佛能知。
普贤菩萨的来源,在《悲华经》有记载,当阿弥陀佛为转轮王时,普贤菩萨当时为第八王子泯图,在宝藏佛前,发愿要在不清净的世界中,修菩萨行救度众生,更应当修治庄严十千不净世界,使其庄严清净,就如同佛的光明无垢世界。同时要教化无量的菩萨,令他们心地清净,都能趣向大乘佛法,使这种发大心的菩萨都充满他所化度的国土世界。“世尊!我今所愿,要当于是不净世界修菩萨道,复当修治庄严十千不净世界,令其严净如青香光明无垢世界,亦当教化无量菩萨,令心清净无有垢秽,皆趣大乘,悉使充满我之世界,然后我当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世尊!愿我修行菩萨道时,要当胜于余诸菩萨。…世尊!我要当教十千佛土所有众生,令心清净,无有行业烦恼诸毒,乃至不令一人属于四魔,何况多也。若我庄严十千佛土如是清净,如光明无垢尊香王佛青香光明无垢世界,所有种种微妙庄严,然后我身及诸眷属,乃当如彼师子香菩萨之所愿也”。因为泯图的大愿大行,宝藏佛即为他将泯图改号为“普贤”, “尔时,世尊赞阿弥具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今世界周匝四面一万佛土清净庄严,于未来世,复当教化无量众生令心清净,复当供养无量无边诸佛世尊。善男子!以是缘故,今改汝字名为普贤”。并授记他未来在北方知水善净功德世界,圆满成就无上正等正觉,佛号为智刚吼自在相王如来。
对普贤的解释,唐宗密大师认为:约自体说,体性周遍曰普,随缘成德曰贤;约诸位说,曲济无遗曰普,邻极亚圣曰贤;约当位说,德无不周曰普,调柔善顺曰贤。普贤与文殊为释尊的二胁士,普贤侍右,主侍定德门,文殊侍左,主侍智德门。表示如来教法,是行解并进,定慧双修。唐清凉国师从以下三点解释:
一者普贤表所信如来藏。故《理趣般若经》云:一切众生皆如来藏。普贤菩萨自体遍故,初会即入如来藏三昧。文殊表能信之心,《佛名经》说:一切诸佛,皆因文殊发心故。如善财始见,即发大心。
二者普贤表所起万行,一切经中,皆说普贤行愿。文殊表能起之解。故《华严经》中弥勒菩萨对善财说:汝先得见诸善知识,闻菩萨行,入解脱门,皆文殊之力也。
三者普贤表证空出缠法界,《华严经》说:身相如虚空故,善财见之,即得智波罗密者,依体起用故也。文殊表能证大智,显其有智方证理故。
然此二圣,各相融摄,依体起行,行能显理。普贤与文殊,象征学佛要有信有解。信而无解,信是无明迷信;解而无信,解是邪知邪见。
总之,普贤菩萨是代表佛从因位的大愿大行,到果位的功德普遍,本质上是所有生命心性本来就具有的佛性的光明解脱的如来藏功德。
(二)普贤行愿品
1 普贤行愿品的来源
《普贤行愿品》全名为《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原是唐朝般若法师所翻译的四十卷华严经的标题,现在一般所说的普贤行愿品是其中的第四十卷,即最后一卷,都收在《大正藏》第十册。
据经后记,此经梵本是乌荼国(今印度奥里萨地方)王于贞元十一年(795)所献。如其献经文:“南天竺乌荼国深信最胜善逝法者修行最胜大乘行者吉祥自在作清净狮子王,上献摩诃支那大唐国大吉祥天子大自在狮子中大王手自书写大方广佛华严经百千偈中所说善财童子亲近承事佛刹极微尘数善知识行中五十五圣者善知识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谨奉进上”。据此可知四十卷华严经即《华严》十万偈的一部分,《普贤行愿品》则更是其中的一部分。
2本经的异译
1西晋聂道真译的《三曼陀跋陀罗菩萨经》,大体概括了它的内容,似乎是它的异译;不过因为翻译的不甚善巧,译文只有简略的长行,与本经的文字外形不一致。
2东晋佛驮跋陀罗译的《文殊师利发愿经》,它的梵本由支法领从于阗请来,元熙二年(420)佛驮跋陀罗于道场寺译出。
3唐不空译的《普贤菩萨行愿赞》。其梵本系不空本人于天宝五年(746)从狮子国带来,天宝十二年(753)至武威,住开元寺译出。据《华严经普贤行愿品别行疏钞》,从前的人说《普贤菩萨行愿赞》和《文殊师利发愿经》是贤吉祥菩萨造,但《疏钞》根据贞元译本肯定它们都是佛经。
4敦煌出土的《普贤菩萨行愿王经》和《大方广佛华严经菩萨行愿王品》,在《大正藏》第八十五卷。此二本比另外二种唐译本(般若译和不空译)都少第六十一、六十二两颂,勘藏文译的五种释论中,也只有释迦亲友释论所依的经文才有这两颂,较早的龙树等释论等都缺这两颂。由此可见两种敦煌本所据的梵本传来似属较早。就译文的朴拙的情形看,这两本的译出也似在中唐以前。
3本经的译者
译者般若(一作般剌若,或译智慧,734~?),姓乔答摩,北印度迦毕试国(今阿富汗国北部喀布尔地方)人,曾游那烂陀等寺,亲近过诸大论师,广学大小乘诸论,后又往南印度乌荼王寺,师事达摩耶舍学五部密法。因慕五台山文殊胜地,携梵箧乘舶于唐德宗建中二年(781)来广州,次年到长安。贞元二年(786)起,译出《大乘理趣六波罗蜜》等经,六年敕号‘般若三藏’。贞元十一年(795)乌荼国王进《华严经》梵本,十二年六月奉诏于长安崇福寺翻译,般若自选梵文,广济译语,圆照笔受,智柔、智通回缀,道弘、鉴虚润文,道章校勘证义,大通证禅义,澄观、虚邃详定,右街功德使霍仙鸣、左街功德使窦文场任专知官。德宗每日亲到译场,如有故不能到,必命人说欲(即告假)。于贞元十四年(798)译毕进上。五月诏澄观造疏,澄观乃述疏十卷,又述《行愿品别行疏》一卷,从此时起本品就别行了。
4 本经的内容
本经的文字有长行、偈颂两部份。长行的文势,承《华严经》第三十九卷普贤菩萨赞佛功德偈而来。善财童子历参五十三善知识,最后见普贤菩萨为说‘佛功德海一滴之相’,接着在本经开始,普贤菩萨就告诸菩萨及善财童子,要成就佛的功德应修十种广大行愿。
本经的偈颂,经中称为‘普贤广大愿王清净偈’,共有六十二颂,每颂七言四句,共一七三六字。异译各本中,晋译只有四十四颂八八〇字,敦煌逸经二种各有六十颂一六八〇字,不空译本除与本经相当的六十二颂外,还有八大菩萨赞十颂(每颂五言四句共二千字)和速疾满普贤行愿陀罗尼。
本经的内容,从广义来说,就是《华严经》的内容。《别行疏》说: ‘西域相传,普贤行愿赞为略华严经,大方广佛华严经为广普贤行愿赞。’又说:本经以‘入法界缘起普贤行愿’为宗。‘入’是‘悟、解、证、得’;‘法界缘起’是《华严经》的宇宙观;‘普贤行愿’,广义指三世诸佛同有的因位行愿,要义就是本经所列举的十大行愿。说明法界缘起要由修十大行愿才能证入,是本经的主要内容。
普贤十大愿王为: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三者广修供养,四者忏悔业障,五者随喜功德,六者请转法轮,七者请佛住世,八者常随佛学,九者恒顺众生,十者普皆回向。长行有十大段,说明这十种行愿的内容。每一行愿都以华严法界遍于十方三世,无穷尽,无间断。并以虚空界、众生界、众生业、众生烦恼四法为喻,说明无尽。最后说明受持此经殊胜功德。
总之,此经以十大行愿为所诠,以证入华严法界为旨趣,以利益有情广大意乐为入门,以往生净土为方便。《入法界品》是《华严经》的终极,总摄华严入证因果,此经又是《入法界品》的终极。法藏《华严经文义纲目》说:以前《华严经》无流通分,是经文传来未尽。本经既有流通分,又与《入法界品》文势联贯,因而后人也有把它续于《华严经》八十卷之后作为《华严经》末卷的。
5 本经的流传
此经在传来以前已在西域广泛流行。《开元释教录》卷三附注︰‘经后记云,外国四部众礼佛时,多诵此经,以发愿求佛道。’《行愿品疏》卷十说此十大行愿即是常行礼忏,但诸经论开合不同。例如《离垢慧菩萨所问礼佛法经》有供养、赞德、礼佛、忏悔、劝请、随喜、回向、发愿等八种,其余或礼、赞合一为七,或更略去供养为六,或更将发愿、回向合一为五(如《十住毗婆沙》),或除礼、赞为四,或更除回向为三(如《大智度论》),或惟忏悔、回向为二(如《善戒经》)。
6本经和密宗
普贤行愿品和密宗的关系也非常密切,密宗的仪轨几乎没有不据十大行愿来组成的。藏传佛教密宗的一切仪轨,都以普贤七支的结构来组织。胎藏界大法的九方便──作礼、出罪、归依、施身(即供养)、菩提心(摄常随佛学、恒顺众生)、随喜(摄称赞)、劝请(转法轮)、奉请(住世)、回向──即摄十愿(《三密抄料简》卷上)。金刚界大法的五悔──礼敬、忏悔、随喜、劝请、回向──亦说普贤行愿。可见此经在所有佛教密部中的影响极普遍。
7本经的意义
本经指明了菩萨修行的核心,开示了菩萨信愿行证的全部过程,最后回向是往生阿弥陀佛西方极乐世界净土,为华严宗转入净土宗的枢纽。这说明了普贤行愿的本质,最终显现为佛度化最难度众生的最殊胜的方便。往生论说五念门──礼拜、赞叹、作愿、观察、回向──亦略摄十大行愿。宋沙门义和因‘普贤行愿独指弥陀’,于乾道元年(1165)集《华严经》和各种疏记中有关念佛法门文字录为《华严念佛三昧无尽灯》(《乐邦文类》卷二)。《普贤行愿品》后世成为净土宗要籍,与《无量寿经》、《观无量寿佛经》、《阿弥陀经》并行,称净土四经。此外,汉文的一切忏仪也普遍应用普贤十愿。
《别行疏》说本经‘为华严关键,修行枢机,文约义丰,功高益广,能简能易,唯远唯深’,这可以说明本经在佛教中广泛应用的原因。
(三)普贤行愿的佛教思想
宇宙生命的本体是解脱光明境界,是不可说的,也是不可思议的,是离开语言文字和思想分别的,更是无能说的,这就是文殊菩萨所阐述和代表的佛的解脱智慧。从另一方面来讲,智慧本体有其内涵和表现,就是遍及所有生命的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和大善,就好像太阳的光明和温暖就是太阳的内涵和表现一样,这是普贤菩萨的实质,代表了佛的大悲功德的不可思议的内涵和无穷无尽的表现形式。
普贤行愿从学佛的因位上显得更加有意义,指明了修行佛道的非常具体的方法,非常明确的指出了如何发心,如何信仰,如何行持,如何证道。
1 无比的发心
佛法讲述了宇宙中所有的、不同生命层次的、不同世界的、各种各样的客观规律,众生之所以处在生死中,轮回中,烦恼中,痛苦中,就是由于对所有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