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12日至15日,宗教的现代社会角色学术研讨会在深圳召开。此次会议由广东省民族宗教研究院、深圳弘法寺和深圳大学宗教文化研究所共同举办。会议引起了港澳台三地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出席会议的代表有70余人。提交给会议的35篇论文体现了很高的学术水平,主要分为三个主题:近现代佛教的社会化问题;道教如何超世而入世;基督教的中国化问题。
一、关于近现代佛教的社会化问题
会议主题集中,学者普遍认为“近现代佛教的现代化问题”是佛教在当今社会发展下所面临的迫切问题,需佛教积极应对。学者们就佛教如何积极发挥社会建设作用、发展怎样的社会作用等展开热议。弘法寺印顺法师就他所认为的当前中国佛教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做了分析,并对其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从政府到佛教团体内部都提出了具体的应对措施,并大力发展佛教的慈善事业及助学措施。以期面对转型期的社会,中国佛教能够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麻天祥教授认为佛教是在长期的传承和不断地革新中发展和完善起来的,佛教自身要不断更新,在面对现实时发挥其生命安顿意义,在超越性精神前提下发挥其社会批判作用。并对僧教育的完善提出一些建议。黄夏年教授从策划活动的角度,对宗教胜地与现代社会之间的问题做了论述。认为在策划宗教胜地的活动中,应首先重视历史文化的研究与梳理,要尊重宗教发展的规律,尊重客观事实,尊重宗教徒的感情,在此基础上体现当代社会发展的现代性。龚隽教授从近代中国佛教思想史的角度考察了欧阳竟无与“人间佛教”的关系,主要比较了他们在佛教与政治,以及佛学研究方法另方面的异同。认为中国佛教应注意神圣性与世俗化张力之间的问题,避免媚俗而迷失。张志强教授以欧阳竟无与太虚关于“唯识、法相分宗”原理之辩难为中心对于如何整合佛教形成统一教会提出了不同的思路。陈延超教授对广东佛教慈善公益事业的实践情况做了简介,并指出其现代意义,对此过程中的问题也进行了反思,认为应建立和发展我国特色的宗教慈善公益理论。赖贤宗教授通过对佛典中音乐之研究,将佛典禅修的概念与音乐、瑜伽等联系在一起,为佛教提出一种新的传教方式。
二、道教如何超世而入世
道教在现代社会中所承担的社会角色,如何能推进道教的现代化进程为学者们所关注。李刚教授认为道教对当代科学的发展有启迪意义,道教生命哲学、道教人生哲学、道教哲学中的生态伦理观,都对现代社会有启示。在现代化进程中道教有其缺陷,但也发挥着重要的社会功能,如透过伦理建设稳定社会;反战止杀,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两岸统一、文化交流;为现代社会的环境保护工程出谋划策等。王卡教授认为当代道教复兴之机遇其一在于道教自身教团组织、宫观建设、仪式创新、人才教育等方面的长足发展,更可喜之处在于道教界精神面貌所发生的明显变化。当代道教复兴有其重要意义,可以平衡中国文化与外来文化之关系;可以整合中国民间信仰,协助管理部门将民间宗教纳入有效管理。但道教应保持自身发展,不要现代化,就要古来之原状对社会发生作用。李大华教授从宗教的传播来谈宗教的发展,以具体的案例来探讨宗教传播中“权”不必然兴教但确实是兴教的方便之门,而道场、市场才是兴教的方向,也为宗教的土壤,传道者注重权更应该注重场,这才是人间正道。樊光春教授从道教教理教义中对生态体系的关注,围绕道教在生态保护方面的功能,肯定了当代道教界在实际活动中对环境的保护,认为道教可以立足生态保护而使其走出国门影响世界。孙亦平教授从出世与入世说明当代道教所面对的挑战是在伴随着现代化而出现的宗教世俗化潮流中,如何既从理性角度为人们提供一种生存意义与文化价值,又保持道教本有的出世性与神圣性之特点。其中涉及的道教与现代化之间的关系问题,引起学者们广泛热议。吕锡琛教授从“神道设教”的道德教化内蕴、“天道赏善罚恶”的道德激励机制、斋醮科仪的道德劝导机制、修道致寿的道德内驱机制、反省忏悔的道德纠错机制几方面论述了道教的道德培育机制在当代社会重要的现实意义。林安梧教授对当前台海两岸之传统宗教,尤其以道教及民间宗教为核心,作了历史回顾并前瞻其未来,从而提出神统、俗统及学统之说,以为厘清及救济之道。陈静教授从宗教与科学、宗教与历史、宗教与选择几个方面对宗教的角色进行了思考。盖建民教授以白玉蟾《隐山文》为个案来探讨道教的组织形态山林道教与都市道教之神学理论基础,指出道教在现代化进程转型之必要性及都市道教的重要作用。夏志前教授提出“新全真道”这一概念探讨全真教之衍化,对岭南全真道之历史境遇做了分析论述。
三、基督教的中国化问题
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一问题做了论述。贺璋蓉教授运用田野调查,从社会学的角度对广东揭西县棉湖镇玉石村天主教信仰进行了考察,以此个案来具体分析和阐述宗教在当今中国乡村社会的社会功能。张贤勇教授通过对基督教传教士著作的分析,或者说对历史文本的解读揭示当时社会的中国传统宗教与信仰之境况,以具体的案例来论证宗教在现代社会的角色。林艳教授通过对《路得记》与《孔雀东南飞》的文本解读,揭示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存在的婆媳关系问题,并认为其是多数父权制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田薇教授主要是从宗教社会学的角度对宗教在现代世界的变化、后果及其意义定位作了阐述,认为从社会文化的向度来看宗教是构成一切伦理文化的根基,从个体生命的角度来看,宗教是一个终极关怀的系统。张宪教授认为应该放弃传统宗教理解中对一些概念的简单划分,而是要恢复宗教原声状态,要给宗教以现象学的解释。张志林教授通过对斯温伯恩“上帝”观念与“上帝存在”命题之澄清,立足于科学哲学中有关理论与证据之间认识论关系的基本观点,分别从确证和解释两个方面来对命题进行分析,并尝试提出改进斯温伯恩论证方案的思路,由此显示当代考察宗教与科学关系的一种新方式。霍桂桓教授认为研究宗教应关注作为宗教意识基础的各种“终极关注”,研究宗教意识在不同时代之不同表现,在研究“宗教的现代社会角色”时不仅要严格界定今天的“宗教”是什么,也必须从社会个体的角度来研究各种宗教活动。
四、其他
李兰芬教授通过对广州城隍庙历史及其现状概况之梳理,介绍了广州城隍庙的历史角色、功能及其意涵。提出在目前政治体制的规限下应拓宽宗教发展的空间,明晰宗教、社会、政治间的权限边界。胡锐教授以讲坛类电视节目为例认为其是娱乐时代下传统宗教文化传播的一个有效途径,应利用传媒的力量,坚守文化的内涵。台湾的刘焕玲教授介绍了台湾新兴宗教天帝教的教义及其修持方法,认为其教义基础建立在中华文化儒道思想内在超越的精神内涵中,又以现代科学发展事实与语言,重新诠释早已存在着古老的天帝信仰。在台湾地区带动现代宗教人及修道者的生活方式与生命风格。闵丽教授认为科学有其局限性,难以克服人类面临的死亡、灾难以及由此产生的恐惧、绝望心理等,而宗教在理解和把握世界的方式及其社会功能方面,能够弥补科学的不足。因而在社会生活中,两者应“各施其职,各尽其能”。阮炜教授通过对希腊文明的分析,提出了philosophia的哲学性和神学性的问题。认为philosophia虽然依赖于神祗或超自然力量,但毕竟是一种理性化程度高的多的思维样式。从根本上讲,他是古希腊罗马人所特有的一种理性化路径。王光松教授以一座潮汕民居为例,运用田野调查的方法对民国晚期乡村社会中儒教伦理的传播与教化功能做了介绍。李向平教授提出以“文化带宗教”的研究模式,通过介绍当代中国宗教文化研究的基本特点,认为当代中国应该实现宗教文化与公民文化的双重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