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千五百多年來,佛教的弘傳史,其實就是一部博大精深的教育史。世間的一切無不涵攝於佛陀的教育範疇內。透過人間佛教教育事業的人才培養,使佛陀的教法得以傳衍至今;今後佛教的前途發展,更有賴於教育培養後的人才興隆。佛陀的教育思想與作法,是大眾化的、民主化的。佛陀教育的目的,不僅是為眾生開發潛能或是經驗的傳授,最重要的是為一切眾生提
前 言
佛教以宗教的立場而言,具有賦予生命終極關懷的意義,以人生的離苦為目標。因此,佛教哲學的人生目的即是解脫。佛教以內在的心識來看待外在事物,所以在方法上有各種不同。因此,國父孫中山先生說:「佛學是哲學之源,是科學之母。 研究佛學,可補科學之偏。」實是指佛教的教義不僅具有實踐法門的宗教內涵,更有合理性、客觀性、必然性的思想理論作為實踐的依據;所以佛教教育被認為是所有教育的根本。
太虛大師在上個世紀二十年代首先提出了“人生佛教”的理念。印順法師後來繼承並發展了這一佛學理論,提出了“人間佛教”。當代佛學家將其統稱爲人間佛教。人間佛教的理論在最近的二十年間於兩岸三地又有了一些新的涵義,其中以臺灣星雲大師的現代化佛教觀和大陸趙樸初居士的農禪並重爲代表。趙樸初居士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就追隨太虛大師,他的人間佛教理念框架基本與大師完全相通。由于政治原因,趙樸初居士一直在大陸推行溫和的人間佛教政策。趙樸初在倡導人間佛教的同時,號召農禪並重和增進國際交流。
人間佛教對自身生命的昇華、老病苦惱的解脫,乃至對當今社會的貢獻,均提供了全面而積極的關懷。太虛大師說:「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佛即成,是名真現實」。成佛就是人格的究竟完成,人間佛教是最圓滿的人格教育。
佛教的本質是尋求生命自我的解脫,是由人自我覺悟以達涅槃。因此,佛教哲學的價值,不在於真理的論辯,而是著重於實用意義上的實踐;佛教的哲理對宇宙人生的現象做詳細說明,且尋求如何解決問題的方法,而達到解脫。
一、建立人間佛教性格的歷史淵源
佛教是個非常重視教育的宗教,所謂「人成即佛成」,佛教就是要完成人格教育。佛陀不但善於教化眾生,而且提倡「自我教育」,如《阿含經》說:「自依止,法依止,莫異依止」,強調建立自我信心。佛陀重視心性的調伏,譬如良馬見鞭影而馳,但兇狠不馴的野馬就必須經過調伏,調伏就是一種教育,因此《金剛經》一開始便指出「降伏其心」之道。可見佛教的教育是一種啟發性的教育,是一種自覺、自悟的教育。又說「諸供養中,法供養第一」,透過佛教義理的弘揚,幫助世人解答生死的迷惑、認識世間的實相、掌握人生的方向、圓滿生命的意義。這種人本的生命教育,是源自佛教教主釋迦牟尼佛,二千五百多年來,師徒一脈相承,一以貫之。即使佛教傳到中國,八大宗派叢林的興起,也可以說就是大學的學校教育。
星雲大師在『往事百語』:「一九四六年七月,太虛大師主持中國佛教會會務人員講習會,有幸參加,大師在會中慷慨激昂地說道:「我們要建立人間佛教的性格!」這句話給我很大的震撼。經常說:「三界如火宅,娑婆如苦海,我要趕快脫離啊!」我更覺得納悶:「人間的責任都還沒有完成,卻急著要去脫離,這樣的人生觀不是很奇怪嗎?」如今聽太虛大師一席話,令我心開意解,體會到:「佛陀出生在人間,修行在人間,成道在人間,說法在人間,他的一生正是人間佛教性格的體現;佛陀說法四十九年,講經三百餘會,不是對神仙、鬼怪說的,也不是對地獄、傍生說的,佛法主要還是以『人』為對象,所以它的本身就具備了人間佛教的性格。所以,人間佛教是佛陀的本懷;人間佛教也不是標新立異,而是復興佛法的根本。我們忝為佛子,想要紹隆佛種,光大聖教,就應該先建立人間佛教的性格。數年之後,到臺灣,目睹佛教的沒落,更覺得唯有太虛大師那句「建立人間佛教的性格」,才足以振衰起弊,挽救頹勢,這時,經典中勝鬘夫人宮廷設學,教導幼童的耐心;大愛道比丘尼諄諄善誘,教化婦女的慈悲;馬鳴菩薩披上白氈,奏曲度眾的方便;道安大師四處講學,接引青年的智慧;法照大師發明五會念佛,度化朝野的善巧……,一一浮現在我腦海裡。我以先賢作為榜樣,「建立人間佛教的性格」,率先成立了星期學校、學生會、青年會、讀書會、念佛會、婦女法座會、佛教歌詠隊……,在教學時,儘量以深入淺出的方式及例子,讓大家了解佛法就在我們的生活裡。」
家師的教育理念,重視人格教育更甚於知識的灌輸。他深深感到:「一個人有學問,並不代表會做人、做事;人我相處之道,要靠生活教育來啟發。」因此主張:「生活重於知識,道德重於功利,普濟重於個己,自覺重於接受。」
佛教,也就是佛陀的教育,它與一般的社會教育不同,它包含慈心悲願,為了自利利他而肩負重責大任。它著重的是言行舉止、品德的修養。在《人間萬事‧教育》中說:「教育最重要的是培養正確的價值觀與生活態度。過去有『師嚴而後道尊』的教育理論,老師為了達到『嚴師出高徒』的目的,以打罵方式嚴苛教導,以致學子自尊心受挫,心中留下不可抹滅的陰影,影響人格健全發展,所以教育的秘方是──以尊重學生的心,啟發其心靈的寶藏。」
二、人間佛教的教育理念
人間佛教的教育理念重視生活教育、思想教育、精神教育與人格教育,而最重要的是要有自覺教育,一個人有自覺力隨時提醒自己,就能把自己教育的很好。人間佛教教育的發展有下列四點:
(一)、 從理論的教育到實踐的教育:
過去佛教一直非常重視理論的研討,對人間的各種技能實踐不夠,而現代的佛教青年,應該切實參與社教活動、佛學講座、夏令營等,將佛教帶動起來,從對佛學的研究,能進入到社會的實用。
(二)、 從思想的教育到生活的教育:
過去的教育只注重修學的年資,在思想上很不明確,故在生活上便表現不出佛教的特色。佛門除注重道心、發心外,對三千威儀、八萬細行、衣食住行等生活作息都不忽視。思想的忠貞、生活的正常,這是佛教教育的重點。
(三)、 從出世的教育到入世的教育:
佛門教育旨在培養弘化人才,仍以青年僧寶為主。故佛教教育先要加強信仰的訓練,把自己的思想、行為淨化了,所謂有入世的事業,更要有出世的思想。
(四)、 從人格的教育到佛道的教育:
修道者要先從人格上完成,人格就是一個人的道德、良知,道德、良知不健全,就不能成為好的佛學家。所以,一個健全的佛學研究者,要能悲智雙運,要以菩提般若為根本,才能圓滿佛教的教育。
三、人間佛教的教育實踐
民國以來,倡導新式教育的佛學院日增,以大學為名者有上海愛儷園華嚴大學、揚州長生寺華嚴大學院等。政府遷臺後,佛學院亦紛紛設立,相當於大學學制者,有佛光山叢林學院。此外,中國文化大學設有印度文化研究所、佛學研究所,均為專門研究佛學之機構。日本自大正(1912~1925)以來,各宗派紛紛創立綜合或專科大學,如真宗本願寺派之龍谷大學、大谷派之大谷大學、日蓮宗之立正大學、真言宗之高野山大學、曹洞宗之駒澤大學、愛知學院大學、淨土宗之佛教大學,及天台、真言宗豐山派等聯合創辦之大正大學,此外另有種智院等十餘所大學,而一般公私立大學亦大多設有佛學課程。
歐美一般大學,如美國柏克萊、哈佛、耶魯、哥倫比亞、威斯康辛、西來大學、法國巴黎大學、加拿大曼尼托巴、多倫多大學、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等,亦皆設有佛學科系,或長期之佛學講座。
此外,如印度之梵文大學、那爛陀大學、維濕瓦巴拉迪大學(VisvaBharati)、韓國的東國大學、泰國的皇冕佛教大學、朱拉隆功佛教大學,及高棉在淪亡以前的佛教大學(PreahSihanuRaja)、佛教研究院(BuddhistInstitute)等,均為推動當代佛學研究,培養僧伽人才的重要學府。
佛光山是個菩薩道場,主張佛光人要先入世後出世,先度生後度死,先生活後生死,先縮小後擴大,以常住大眾及佛教事業為優先,舉凡教育、文化、慈善、醫療等各種利生的事業,都積極參與。
歷年興辦幼稚園、小學、中學及佛學院甚多,不唯辦學經驗豐富、充滿教育熱忱,更能不囿於宗教性布教弘法之範疇,立意要本諸佛教徒喜捨奉獻之精神,為社會辦幾所台灣不可或缺的大學。
(1) 南華大學
南華大學於1996年創立,源起於1993年由佛光山星雲大師發起「百萬人興學」募款活動,每人每月捐資100元,為期三年,集結眾人心力成就建校志業。南華以「公義與公益的大學」為創校宗旨,依循該宗旨,學校前四屆(1996學年度至1999學年度)均享有學雜費全免之待遇,前後共達七年不收費。
秉持星雲大師「懷具百年樹人之志、回饋十方感恩之心」,以「有教無類、因材施教、敦品勵學、濟弱扶貧」為辦學理念。「慧道中流」為校訓。
南華前身為「南華管理學院」,自創校以來即以發揚中國古代書院傳統、重建人文精神、樹立二十一世紀新型大學為目標。創校三年後,即於1999年,以獨特的治校理念與優良的辦學績效,獲教育部核准升格為綜合型大學,逐步增設管理學院、人文學院及社會科學院。此項優異成績改寫了國內高等教育的紀錄。
2006年,在本校創校十年之際,因應需求與整合,又增設科技學院與藝術學院,也因此讓南華大學成為嘉義地區唯一一所兼具人文與藝術、科技與管理的全方位綜合性大學。
(2)佛光大學
佛光山教團,向來以推動教育文化工作為職志。早在民國五十二年,佛光山即已開始設立佛教學院,三、四十年來對於僧伽教育的開展,可說不遺餘力。今為更進一步實現教育培才之理念,提升佛教大業之目標,擬定用此辦學的經驗為基礎,創建精緻美善的國際性人文社會大學。佛光大學自1993年奉准開始籌設,經歷在礁溪林美山上的披荊斬棘七年,在2000年以「佛光人文社會學院」創校招生,大學部自2002年正式招收學生,採小班制教學,每系只招收三十至四十位學生。本校在2006年8月改名為「佛光大學」。目前佛光大學有人文學院、社會科學暨管理學院、理工學院和佛教研修學院,四個學院下轄有二十三個系所,其中,文學系還設有博士班。
佛光大學校訓「義正道慈」,就是透過內在的認知轉化成有用的知識,具有自主思考與獨立判斷的能力即是「義」;知道什麼是正確的事和怎麼做才是正確的方法就是「正」;追求真理,吸取知識即是「道」;同時懷有感恩和喜捨的心,關懷社會,服務社會就是「慈」。
「傳統書院的再展現」、「我們的大學生就是研究生的預科」、「讓您跨進國際舞台的第一步 」、「優良的師資、年輕的大學」。佛光創校,是從研究所開始,先有碩士班、博士班,再進行大學部的招生,這在台灣的教育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先進作法。學校招收的大學生,基本上就是研究生的預科,把大學生當研究生來帶,強化師生的互動。
(3)西來大學
西來大學是位於加利福尼亞州羅斯米德的現代化高等教育學府。學校成立於1991年,是美國第一所佛教基金贊助的高等院校,學校致力於教育和鼓勵學生,並為學生將來能夠應對日益複雜的國際化社會環境和挑戰打下堅實基礎。在21世紀,文化與思想的自由交流將再無國界之限,反之通過國際間交流合作得到促進與加強。西來大學正是位於這種文化與智慧交流的中心,作為多元學科與多元文化高等教育機構,將最優秀的文化傳統結合全球化高度理念,為學生提供綜合性的、以學生為中心的優質高等教育服務。西來大學是美國西部高等院校協會、國際教育者學會以及美國學院註冊與錄取辦協會認證的高等院校。是由佛長星雲大師所創辦,其目的是在美國建立一所完全的大學。在課程內容方面融合人文與科學、理論與實用、東方與西方;在教育效果方面,希望學生不但學得知識及技能,開創事業前程,而且發展健全人格及高尚品德,使心靈充實、身心自在。人間佛教的理念是西來大學的精神依恃。西來大學是一所兼顧多元文化、現代化的、合乎美國規格和標準的完全大學。2006年西來大學正式成為美國大學西區聯盟(WASC)會員,為美國首座由華人創辦並獲得該項榮譽之大學。
(4)南天大學
澳洲南天大學是家師創辦的第四所大學佛,興辦教育一向是他的宏願,在澳洲興辦一所大學更是一大心願。2001年,在因緣具足下,臥龍崗市政府捐贈一塊教育用地給南天寺做爲南天大學建築之用。經過長時間的規劃及籌備,南天大學在2009年9月正式向澳洲政府登記成立。結合佛光山以往辦學之經驗、並得到台灣佛光大學及南華大學教師的支援以及南天寺全體的共同努力,於2010年9月,南天大學通過了澳洲新南威爾斯省教育部的審查,正式成爲澳洲高等教育提供機構之一。南天大學的目標是成爲充滿生機的國際性教育組織, 致力於培養學習的重要性,終身對知識、技能和智慧的追求;重視學員的多樣性和不同文化背景,並采用靈活的學習方式以適應他們的需要。
5.國際佛光會
成立宗旨:秉承佛陀教法,虔誠恭敬三寶;弘法利生,覺世牖民。 倡導生活佛教,建設佛光淨土;落實人間,慈悲濟世。 恪遵佛法儀制,融和五乘佛法;修持三學,圓滿人格。 發揮國際性格,從事文化教育;擴大心胸,重視群我。
國際佛光會是星雲於1992年創辦的佛教組織。總部設於美國加州哈仙達崗的西來寺(Hsi Lai Temple),最先是由「中華佛光協會」成立於一九九一年二月三日,之後陸續在世界各地紛紛成立分會。在一九九二年五月十六日(國際佛光日),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於美國洛杉磯正式成立。全球目前會員人數為六百萬人,全球協會、分會等遍佈五大洲,國際佛光會是一個由出家僧眾及在家居士所組成的佛教組織,主旨在於把佛法生活化以及提倡人間佛教。該會歡迎社會各界參與佛教法會、活動及種種有關利益社會的事。另外,國際佛光會也持續以親和的態度來與其他社會上的其他宗教團體用各自的宗教文化特色及教育理念互相交流往來。國際佛光會並非屬於某一宗派、某一寺院或某一個人所有,而是屬於全世界有心的佛教人士,只要認同佛光會的宗旨和精神者皆能加入。如今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法國、德國、英國、荷蘭、瑞典、挪威、瑞士、俄羅斯、馬來西亞、印尼、新加坡、菲律賓、日本、韓國、台灣、香港、澳門、泰國、印度、錫蘭、巴西、阿根廷、南非、史瓦濟蘭、賴索扥、奈及利亞……等五大洲百餘個國家地區成立了國際佛光會的協會及分會組織,以「只要能看見太陽的地方,就能看見佛光的身影。」、「有太陽的地方就有佛光會,有海水的地方就有佛光人」。
該會的努力使得人們彼此之間有了更堅固的信任,更於2003年正式成為聯合國非政府組織(NGO)的成員。
國際佛光會創會至今,除了在世界五大洲各地區成立一百三十多個協會、一千多個分會之外,其中包括廿七個非漢語系協會,其會員已達百萬名以上,廣佈在全世界各地,而就推廣華文教育者之中華學校,便有五十餘所。為了使佛教實踐「從僧眾到信眾,從寺廟到社會,從自學到利他,從靜態到動態,從弟子到教師,從本土到世界」的理念,全球兩百餘所別分院道場,自然成為佛光會行政會務的最佳支援。
6.人間佛教讀書會
成立宗旨乃為提倡書香人間,推動全球閱讀風氣,本著「學海無涯、學無止盡」的認知,養成「活到老、學到老」的精神與習慣。透過彼此相互勉勵,共同追求佛法精神食糧,以提昇社會和諧,促進人間和平與美滿。「人間佛教讀書會」總部成立於2002年一月一日,其服務項目包括:提供讀書會教材書目、協助各區成立讀書會、讀書會帶領人課程培訓、舉辦讀書會聯誼交流、優良模範讀書會評鑑、全民閱讀博覽會……等。
人間佛教讀書會秉持 星雲大師《生活書香化》的理念,使佛弟子拾起佛教的經典,循序漸進地在佛法中找到斷惑證真的根本依據,為自己在不同階段的人生課題,創造終身學習的場域.並從對話反省中激發出集體創作的智慧,使提昇宗教信仰的生命層次。
《讀書》是一種享受,《深入經藏》更是讓眾生親嚐醍醐法味的最佳管道.在與讀書會友們交流討論中,開拓佛法的向度.人生有了佛法就能祥和自在,社會有了佛法就能尊重包容,世界有了佛法才能和平無爭。
四、弘揚「人間佛教」為宗風的佛光教團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由星雲大師所創建的佛光教團提倡人間佛教,舉辦了很多與社會大眾生活息息相關的教育事業;從都市佛學院、叢林學院、勝鬘書院、社區大學、一般的中小學到綜合大學。致力宣揚佛法與生活的融和,透過人才的教育、培養,二千多年前佛陀的教法得以傳衍至今。今日佛光山為了「佛光普照三千界,法水長流五大洲」,多年來本著「生活教育重於知識教育、道德教育重於功利教育、普濟教育重於利己教育、自覺教育重於接受教育」的方針,積極推展僧伽教育、信眾教育、社會教育、兒童教育、青年教育等,希望透過悲智雙運的佛化教育,開發人性的真善美,從淨化人心的教育做起,共同促進世界的和平,營造真正諸上善人聚會一處的人間淨土。今日的佛光教團,是由許多默默耕耘的佛光人所凝聚而成,上承教主佛陀的真理妙諦,中循歷代祖師的遺風德範,下啟萬代子孫的幸福安樂。佛光教團以悲智願行的菩薩精神,為佛光人組織的架構;以慈悲濟世的願心從事文化教育,為佛光人實踐的內容;以群我關係的調和,為佛光人思想的基礎;以散播人間歡喜,為佛光人修持的法門。佛光人均矢志發揚此佛光精神,俾能達到光大佛教,普利群倫的目的。
星雲大師在歷經動亂紛擾的年代,1949年來台,目睹正信佛教的衰微,心中深刻感受到教育的重要性,了知需要人才才能講經說法、辦活動、興事業,讓正法久住。他在擔任《人生雜誌》主編、「台灣佛教講習會」教務主任之後;於1953年任宜蘭念佛會導師;1957年於台北創辦佛教文化服務處;1962年建設壽山寺,創辦壽山佛學院;1967年開創佛光山,以弘揚「人間佛教」為宗風,樹立「以文化弘揚佛法,以教育培養人才,以慈善福利社會,以共修淨化人心」之宗旨,致力推動佛教教育、文化、慈善、弘法事業。在出家一甲子以上的歲月裏,陸續於世界各地創建二百餘所道場,如西來、南天、南華等寺,分別為北美、澳洲、非洲第一大佛寺。並創辦十八所美術館、二十六所圖書館、出版社、十二所書局、五十餘所中華學校、十六所佛教叢林學院,暨智光商工、普門高中、均頭中小學等。此外,先後在美國、台灣、澳洲創辦西來、佛光、南華及籌辦中的南天等四所大學。提到「人間佛教何處尋?」大師在2012/10/14「典範人物論壇座談 分享前進與思索的智慧」 中開宗明義的說:「人間佛教存在每個人的心中。」他認為,佛陀教育民眾擁有快樂的方法,包括:淡泊知足,慈悲包容,提放自如,無私無我等。因此人間佛教不一定在佛館、佛光山或是書中尋,其實人間佛教就在自己的心裡。心中有佛,看到都是佛,聽到都是佛的聲音,說的語言都是佛的語言。
結 語
筆者是佛光山中國佛教院第二屆的畢業生,之後由常住栽培,負笈日本獲得碩博士學位。出家以來本著「但願眾生得離苦,不為自己求安樂」的信心願力克服了諸多障礙,衷心感謝師長及道友的成就。佛陀的慈光加被,觀世音菩薩的感應加持,以及師父,星公上人的人格感召精神鼓勵:「平常心是道,將日常的學佛心得與眾分享,心靈會更加寬廣;人生會更有價值。要對現世的生活懷抱無限希望——生有所自,死有所為,法身久長,慧命無量。」謹承師訓,因此每寫一字,即誠心祝福大家能遠離苦惱;衷心祈願映現在大家眼中的每一字句皆能化為般若妙法,每一個偈語皆是醒醐甘露,觀想生活在熱惱煩憂中的所有眾生能於「一一微塵中,見一切法界」從識心而能見本來面目,以一念至誠與三世諸佛心心相印。透過人間佛教教育事業的人才培養,使佛陀的教法得以傳衍至今;今後佛教的前途發展,更有賴於教育培養後的人才興隆。
二千五百多年來,佛教的弘傳史,其實就是一部博大精深的教育史。世間的一切無不涵攝於佛陀的教育範疇內。佛陀生於貴族,受的是貴族教育,但當他施行教育的時候,卻完全站在一切眾生平等的立場施教,因此,佛陀的教育思想與作法,是大眾化的、民主化的。佛陀教育的目的,不僅是為眾生開發潛能或是經驗的傳授,最重要的是為一切眾生提供自我解脫的方法。基於這樣的思想傳承,筆者在日本亞細亞學會中發表一篇論文:「アジアの文化と教育台湾仏教における教育活動について―仏光山寺を中心として ―」文中提到:佛光山寺的創辦人星雲大師以從事佛教教育、文化、慈善等事業,達到人心之淨 化,社會之安和樂利為宗旨,改革了當時佛教教育的諸多弊病,如:缺乏教學計畫、教材,及學生思想不夠開展等,而讓台灣的佛教教育制度開始健全。其中,「佛光山叢林學院」更曾經廣分為國際學部和專修學部,共十五個學部遍及 海內外,分別是佛光山英文佛學院、佛光山日文佛學院、佛光山男眾佛學院、佛光山女眾佛學院、基隆女子佛學院、彰化福山佛學院、美國西來佛學院、澳洲南天佛 學院、非洲佛學院、馬來西亞東禪佛學院、香港佛教學院、印度佛學院、佛光山外籍學生研修班、佛光山沙彌學園、,讓佛法傳承無國界限制,逐步 達成有人的地方就有佛法的理想。也在佛法的傳遞上,豎窮三際,橫遍十方,既深又廣的讓佛法久住世間。
佛寺剛進門的笑臉彌勒,象徵「愛」的攝受;山門內持降魔杵的韋馱菩薩,象徵「力」的折服。釋迦摩尼佛右側觀音菩薩,左側大勢至菩薩,代表慈悲與喜捨;毗盧遮那佛右邊文殊菩薩,左邊普賢菩薩,分別代表智慧與行願。智慧、實踐、慈悲、喜捨都是教育的方法與目的。由此可見佛教是最重視教育,也是最懂教育。
内容提要:本文主要分析了太虚法师当年提倡“人生佛教”亦即人间佛教思潮产生的四种具体时代背景:(1)人道元气残破,人间福报残损,世界众苦逼恼;(2)人心浮躁,不能切实修养道德;(3)“形而下学术”流行,传统观念发生巨变;(4)佛教徒的错误形象以及向来佛法之流弊,由此可见人间佛教思潮针对当时社会弊端应病与药的契机方面,同时亦不失“契合”诸法虚妄之理、如来出世本怀、人生进善之阶段等契理的方面。本文认为,当“人间佛教”蔚然成为一种时代风潮的时候,必然会隐没其“非世间善道”的部分;当代人间佛教思潮面临的主要挑战是过度世俗化的问题。
关键词:太虚法师 人间佛教
众所周知,“人间佛教”理念之产生是源于太虚法师的人生佛教,其后为中国佛教界所广泛接受,发展成为二十、二十一世纪影响深远的人间佛教思潮。本文重新阅读了太虚法师当年提倡“人生佛教”的系列文章,主要集中在《太虚大师全集》第二编《五乘共学》部分,重点分析太虚法师当年提倡人生佛教的“时代背景”,此即是太虚法师屡屡提到的“契理”、“契机”的“契机”,即佛教“依种类根性时节因缘,适合一切众生的机宜,各令觉悟而说法”,“时机乃一方域、一时代、一生类、一民族各别之心习或思想文化”;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太虚法师提倡人生佛教又是完全“契理”的,即契合佛陀教法的本质。
人间佛教思潮产生的时代背景之一:人道元气残破,人间福报残损,世界众苦迫恼
中国传统佛教的转型期恰值国家除旧布新之际,当时战乱频仍,民不聊生。太虚法师站在佛法角度,称之为“五浊增盛、诸恶丛集之时”。之所以出现这种局面,从根本上说,是人间的福报残损,因而众苦迫恼,所以当今的要务是“急欲培修善因善业、以补人道元气”,提倡佛教经典《善生经》、《十善业道经》、《孛经》等以十善业为主的人间道德伦理的修行,就是培养人道元气,增长生机。太虚法师认为:
人是由中品十善业因而生,应常行十善以保兹福果。若违反善行,则人类之福减,故灾祸即随之而至。今欲救脱人类灾祸,仍须修行人类互相资助之十善业,使福报增长,转灾为祥,转祸为福,善生灾自灭矣。且以十善行为人类之本性,不假他力,人人可以做到,较之求佛、天,求科学尤为可靠。
从根本上说,人之所以为人,是由中品十善业因而生,善行不够,道德不足,不足以为人,必然导致种种灾祸。“现在天灾人祸、内忧外患,种种灾乱,困苦交迫”,究其实,还是我国人道德不足,亦即人道元气不足,必须切实修养道德,践行十善业,才能增长福报,转灾为祥。这是根本救济之法,依赖科学进步、举办法会、设坛诵经以祈求佛菩萨之感应,都是枝末办法,因为科学进步以及佛菩萨之感应,也必须“假借果上所已成就之力量”,也就是说,人道必须有足够的福德,佛菩萨才好予以援手,或者说,人道必须道德伦理增盛,才能享用科学昌明带来的种种福利。
重视世间十善业之修行,用以补足人道原本残破的元气,改善人间福报,救助众苦迫恼的灾难,这是当时人间佛教思潮产生的主要时代背景之一。
人间佛教思潮产生的时代背景之二:人心浮躁,不能切实修养道德
世界众苦迫恼是因为人道元气残破、福报残损,元气残破则是因为人心浮躁,不能切实修养道德,所以想要挽救现在世界的众苦迫恼,转之为安稳快乐,非行十善业不可。太虚法师之所以大力提倡,是针对当时的社会人心种种弊端而来。具体而论,太虚法师认为有三种弊端:
(1)鹜外忘己。
这是针对当时很多人遇到种种灾难时,只是一味责怪社会制度不良、物质条件不备的心态,即是将责任推卸给环境或他人,自己完全是无辜受害者,太虚法师责之为“不负责任”;至于佛教徒,则多将责任推卸给佛菩萨,遇到灾难,只知道祈求佛菩萨救助。太虚法师强调,“佛法的责任全在自己。若放弃了自己而一味求神求物,要将此世界社会改造过来,这是决不可能的。”所以“向外求物、求神是无用的,要能修身正己,劝人人奉行十善,乃能挽回世道人心也。”
(2)意夸行劣。
此一类人,专好夸大狂傲,所讲的话,句句都是超贤越圣,但考察其行为,即庸言庸行都做不到,而且这种夸大狂的病,成为现今人类普遍的通行病症。太虚法师认为,这种“意夸行劣”的作风,无论对社会还是佛教都是极其危险的:
意夸言大而不顾实行,以治世则愈治愈乱,如头顶千斤石而戏舞,结果鲜有不弄成石破人伤之危险者。不但治世如此,而学佛亦是如此。例如一般狂禅、狂密,口头上谈的,夸大而无所忌惮,自谓是佛的大无畏。所谓“口口谈空而行在有中”,“将如来解回为己见”。
要解除这种猖狂之病,唯有从基础做起,那就是切实践行十善。
(3)欲高福薄。
所谓“欲高”,即“心比天高”,认为自己很高明,很了不起,“时时想把他人压下去,把自己高举起来”,但是又不肯培修福德,不能平心奉行十善,那么只能“命比纸薄”,愈加堕落而无从振拔,终日在烦恼中出没,最终绝不会有好结果。太虚法师认为,想要在世间立大功、建大业的人,尤其需要多多培修福德,亦即修习利己利人的十善业行。
太虚法师观察当时普遍的流行人群思想,概括为上述三种弊端。这是三种不同类型的“心病”,由此不能增长个人福德,再造成社会的元气不足,灾难频生。太虚法师为这三种心病开出的药方便是不要想东想西,不要好高骛远,在人间切实奉行十善业。我们应注意到,这是人间佛教思潮产生的另一种时代背景。
人间佛教思潮产生的时代背景之三:“形而下学术”流行,传统观念发生巨变
所谓“形而下学术”,即是专门研究器物的学问。太虚法师认为,这种学术有其严重弊端,即不注意道德精神而唯发挥其个人之欲望:
举凡古代道德文化扫地净尽;著相尚识,纵我制物,只知肉体上受目前之愉快,而不顾精神上受将来之痛苦;置事物自然之道德于不讲,反制服之或摧残之。于是战争发生,杀机遍地,置大陆于扰攘之中,抛人民于水火之内。
这种形而下学术,不仅影响于西洋一偶,中国受其熏染亦颇大。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中国传统社会观念发生巨变,包括佛教在内的古代文化体系遭到严重冲击,人们不再视之为安身立命的当然的基石。因为没有传统形而上学术的制衡,人心偏颇,必然只知享受肉体感官快乐,精神上无有根基,道德修养无从谈起,人心陷溺于物相之中不能自拔,与阴柔之物欲胶结日深日甚,元气消磨殆尽,堕窳而不能振作,则人心全然为物欲笼络、俘获,内心充斥躁动、烦劳,“不能自强而施强于物”,于是以制服、摧残他人、外物为“自强”表征。是为人心之杀机潜伏暗长的原因,外现则为残酷之战争、无情之社会运动,其后戕害人性命无算矣。
太虚法师认为,想要挽回此等苦痛之浩劫,舍佛法则无以归,盖当时儒家解体,道教自顾不暇,佛教毕竟还有组织形态并具相当气候,所以佛教必须自觉担当其这一时代责任。其初步仍是阐扬人乘、挽救人道:
盖近时社会堕落,道德沦亡,四境战争,弱肉强食,人格破产,野心如焚,较之禽兽差别几希!故必就人乘以正人道,建大乘佛教之基础。
所以太虚法师提倡十善业修行为根本的人生佛教,是有其挽救时代之用意的。这也是人间佛教思潮产生的时代背景之一。
人间佛教思潮产生的时代背景之四:佛教徒的错误形象以及向来佛法之流弊
站在新时代,回顾传统佛教,太虚法师认为“佛教徒”有三种错误形象:
(1)高隐山林之僧伽。
太虚法师分析此类佛教徒的心理云:
积古相传,大都言佛法清净无为之学,因而自恨为家务、国事、社会等等事务之牵扰,以至不能屏息身心进而学佛。故此辈人心虽向佛,以诸事障碍故反谢不敏。推此类人之心理,大概取于所谓「五蕴皆空」、「四大非有」之二语,执此二语以观佛教,于是办丛林、兴善举、及种种利济众生之事业皆不屑为,更以为学佛者所不当为。
此类人即执取“五蕴皆空”等语,认为佛教徒就应该清净无为,种种事业障碍其修行,于是视之为牵扰,利生事业亦不屑为之。
(2)居家不仕静修之清流。
在家居士受三皈五戒后,人们就认为他不该再去为商、为军、为政治、为教育,否则便会群起而讥之。
(3)烧香拜佛之善男信女。
上述两种人物毕竟还是少数,更常见的边是烧香拜佛的善男信女:
中国寺院林立,老幼男女烧香拜佛者甚伙,考其真能了解佛法意义正信不谬者,则如凤毛麟角。其视庙中所有神像均与菩萨平等,而存一膜拜之观念,逢庙烧香见佛便拜而已。
这一类信徒,说他不是佛教徒,却烧香拜佛;说他是佛教徒,基本佛法义理都不知道。人们习惯见到的就是这三类佛教信徒,反而对于以佛陀教义思想为信仰,积极入世践行十善的人觉得有些“另类”,认为不是佛教徒,“故凡见谋济世之僧侣与各界宏化之居士,皆诽之为不正,以其兼世务而不依清净无为之旨故也。”
出现这种偏差,和传统社会环境有很大关系。过去承担社会道德伦理教化责任的主要是儒家,佛教顶多敲敲边鼓,故佛教类型的高尚人士多是隐逸山林,或者学问高深,因为在世间显现高尚道德是儒者的事情,佛教徒不方便来抢这个风头;而且佛教补助世间儒家道德教化之不足,主要是以因果、祸福浅近之理晓导愚民,“良以因果一道,范围最广,故祈福避祸去苦求乐,亦足以挽回风化,于是以因果报应吉凶祸福之说,深印于中下人民之心”,这就使得下层百姓中不通佛理却知道拜佛烧香的人巨多。也就是说,佛教未尝没有道德伦理教化这一层面的思想,而且这还是其主要社会功能,但为了避开儒家,传统佛教隐藏起来这部分真实面目,于是留给人们比较流行的形象便是高尚者隐逸、清净,愚昧者烧香拜佛。
太虚法师认为:
佛教之来中国,以先有轨范人生之儒教,与祭天、祀鬼、求神仙之道教。故承受发挥者虽在大乘思想,然以人生社会已为儒化所专有,故佛法应乎少数儒道之玄学者,则为禅宗与天台、贤首,游方之外;应乎一般民众之习俗者,则由净土、密宗而流为专度亡灵及鬼神祸福之迷信。随俗之习,而真正之佛法未能成中国之人群化也。且反受中国宗法社会、家族制度之影响,而将原来六和僧众之僧团,亦化成变态之家族制。
传统儒释道三家中,社会职能的挑选方面,儒家具有天然的优先权力,儒家挑选剩余之后,佛教、道教还要争一番,才再来选择其余的社会职能。佛教沦落为社会普遍认为的“死的佛教”与“鬼的佛教”也是此种选择的当然结果。佛教举行法会仪式,为的是人“死的好”,“死后好”,也是为了应和中国传统慎终追远的传统观念。这些都是因流变而失真的结果,造成人们普遍流行的对于佛教的错误观念。
所以太虚法师提倡以人道为根本修行十善业,就是想要纠正此种错误印象与观念:
故“人生佛学”者,当暂置“天”、“鬼”等于不论。且从“人生”求其完成以至于发达为超人生、超超人生,洗除一切近于「天教」、「鬼教」等迷信;依现代的人生化、群众化、科学化为基,于此基础上建设趋向无上正遍觉之圆渐的大乘佛学。其道、当先从大乘经论研求得正确之圆解,发菩提心,学菩萨行。先修习大乘十信位菩萨之善根,获得初步之证验,完成人生,成为孔丘、王守仁一般之人圣,然后再渐趋入于十住、十行、十回向、四加行、十地等三无数劫之长劫修证,由超人、超超人以至于佛。
对于人间佛教思潮产生之初的佛教自身的错误印象与观念这一时代背景,我们亦不能忽视之。
人间佛教思潮之“契理”的方面
太虚法师云,“人生佛教云者,即为综合全部佛法而适应时机之佛教也”。人间佛教强调行者要在世间积极践行十善道,讲求个人道德进步,为社会大众之福祉而努力奋斗,不再以个人解脱、开悟证果为首务。这一思潮既有“契机”的一面,同时也是完全契合佛教义理的。
(1)契合“诸法虚妄”之理。
正是因为诸法虚妄,五蕴四大之身体器界无一定作者,皆由业现起,业则由心起,心由诸法起,所以世间积极践行十善正是因为诸法虚妄,“业性不是固定的,世界不是死板的,诸法是如幻的、无主宰的,故应广修善行,止息恶业,集起庄严端正的蕴处界,使一切众生见闻者,欢乐不生厌恶。”
(2)契合如来出世之本怀。
世尊出世说法,盖因见一切众生皆具如来德相,但以妄想执着不能证得。众生具如来德性,只是因为迷谬颠倒,如穷子然,不识衣内有无价宝珠,妄自向外驰求,执为无明障蔽,永不能解脱。而想要消除无明与障碍,必须顺用入体,即顺应如来藏体性清净与万德庄严的本性,渐渐消磨无价宝珠上面的尘垢,才能复其本来面目。有学者评价人间佛教改革思潮有基督教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意味,这一评价是有一定道理的。佛教修行的终极目标便是证得“无价宝珠”,方法不外乎消除烦恼(清净)与万善庄严两种,中国传统佛教较多强调前者,太虚法师因应时代变革,开始强调行者对社会人群的贡献,以此圆满福德资粮。
(3)人生进善之阶段。
佛教修行,实质是以信仰为基础、为前导的道德修养,道德修养之极致,便是成佛。此种道德积极改善的阶段,太虚法师分为五种:生活之改善、德行之改善、定心之改善、净慧之改善和净善之改善。太虚法师云:
在易经里有两句嘉言是:“继之者善,成之者性”;是说明人生以继善成性为最善最美的标准……这两句话以佛法来说,可证明有情之业果相续中,人生是善业所感,造人的业因,受人的果报,人生的业因即由各人所行之五戒十善等业行,此业行是善的,故感人生之善的果。故中国的儒家说人性是善的,将此善性继续而扩大,成贤成圣皆由此也。……于人生中最重要者是善,须假继善之功,成完满善性的人生,即是依继善成性之行为,作五戒十善之行,以此善的人生因果律,成人性完全之善性。
过去讲这些道理,儒家非常擅长,佛教难免有所忽略。现在儒家解体,佛教不得不将此点提出来。就佛教本位而言,这一点是人生的枢纽,成凡作佛的转折点。
由此可见,以强调人间善行为主的人间佛教思潮仍是可以出世的,甚至可以说,世间善行做到极致便是出世,而出世亦无他,只不过是世间道德修养做到极致而已。尤其是世间道德修养是出世成就的坚实基础,也可以说,世间道德修养成就是信仰的结果。故世间善行是信仰的成果,更是出世的基础,太虚法师强调说,“人生向上进化,至不退转地菩萨”。人间佛教的实质仍是出世的,这是契合佛陀出世本怀的。
当代人间佛教思潮面临的主要挑战:过度世俗化的问题
从人间佛教思潮产生的时代背景来看,提倡“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其实是应病与药,尽管完全对症且疗效显著,但其实质仍不过是一时治病之方便法门而已。肇论云,“诸法不有不无者,第一真谛也”,当太虚法师强调人间善道的时候,其实我们不应该忽略其非人间善道的意涵,即从佛法实相而论,世间善道即非世间善道,是为世间善道,否则即不符合佛法本意;同时亦可预见,当“人间佛教”蔚然成为一种时代风潮的时候,必然会隐没其“非世间善道”的部分——即非有非无的般若智慧以及天道、解脱道等“非世间”的东西必然会隐晦不彰,人间佛教似仅仅局限于人间善行、善法的成就,修行者仅仅满足于成为一位道德高尚、戒律精严、学问渊博的人,佛教本身特有的生死解脱、智慧解脱等本具的理所当然的意义与价值逐渐降低乃至丧失,而被消解为一种古老的神话叙事,甚至被当做非佛教的异己因素加以批判。
笔者认为,当代人间佛教思潮面临的主要挑战是此种过度世俗化的问题。太虚法师当年提倡人生佛教,进而发展成为人间佛教思潮,其实是中国佛教从教义到教制\教规等所做的自我调整,这种调整本来就有应对世俗化浪潮的用意。美国宗教学者奥克斯曾经作过一个很有趣的比较,他说过去的宗教老是强调“原罪”意识,以惩罚观念来警戒世人;现在的宗教则是以一种包容、友善、诱导、服务的态度来对待追随者,以满足人们的精神、心理需求。宗教以其特有的精神抚慰、道德教化、终极关怀,在现代世俗化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与原来的宗教型态相比较,当代宗教更多关注人们的现实幸福,而非彼岸或身后的归属问题。我们应该看到,太虚法师强调人间成就善行的修行,是和这一全球范围内的宗教自身调整同步的。
现在世俗化场景下的传统佛教所面临的最大问题,早已不是太虚法师当年所担忧的“市场需求”的萎缩或消失,而是如何抵御过度世俗化对其信仰体系带来的冲击,在适应与改变中如何保持传统、维系其内在的神圣性。现代世俗社会中,物欲的力量如脱笼的猛兽一样,在各个领域横冲直撞,佛教的价值在很大程度上就在于它可以驯服或减弱物欲的这种冲击力量。现在佛教自身也面临着此种巨大冲击,如果站立不稳,那也就丧失掉了“化世俗”的力量,而真正被“世俗化”淹没了。前面提到的佛教本身特有的生死解脱、智慧解脱遭到解构,便是从根本上减弱了自身的神圣性建构,一方面是过度世俗化的浪潮汹涌,一方面是自身神圣性建构遭到解构,现代社会中的中国传统佛教想要站稳脚跟,其困难可想而知。
当年太虚法师以“契理”和“契机”提倡人生佛教,开启人间佛教思潮;现在面对过度世俗化的时代背景,佛教又该如何“契理”、“契机”地提出应对之策,并在原有的人间佛教理论框架内完成新旧观念的赓续联接,便是一大时代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