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 帐号:
  • 密码:
  • 注册

站内搜索
  • 起始时间:
  • 结束时间:
  • 关 健 字:

法缘:当代佛教如何继承和发扬人间佛教返回

2014-03-08 13:06:31 来源:弘法寺 浏览量:7261
导读:

“人间佛教”是即世而出世、以人为本、即人成佛的一种思想与修行体系,关注现实人生,强调人心的净化与人格完成,重视人间利益、提倡用佛法精神去净化人心,改善社会。人间佛教的思想,不仅是佛教传统的思想,而且是整个佛教思想的精髓,这一思想也可以说是最适合于世界现代化潮流的一种佛教思想体系。当代的佛教到底应该如何继承和发扬人间佛教思想呢?本文拟提出自己个人的一些浅见,以资热心佛教事业者能予以借鉴。

  法 缘

  佛教的教理告诉我们,佛法在人间,佛教是离不开社会的。佛教是一个以众生为本,即以人为本的宗教。佛陀便是基于对人生的困惑发心出家、修道,由人而成佛的。佛一生说法四十九年也基本上是着眼解决现实人生的痛苦,因此佛教本来就是属于人生的。以佛法的智慧,解决社会人生的问题,关心现实人生,这才是佛教的本位。然而遗憾的是,长期以来,佛教在发展的过程中,有着太多的误区,特别是宋元以来佛教更趋向于神秘化、鬼神化、来世化等,使得佛教的发展,偏离了正常的轨道。因此民国年间,太虚大师提出“人生佛教”的理念,旨在将佛教从“神本鬼本”、“重求后世之胜进或无生之寂灭”的传统转到佛陀本有的以地球人类、现实人生为本位上来,教人以佛教的精神将生活合理化、道德化,完美人格,服务人群,在社会生活中修学“即人乘行而趋佛果”的“菩萨行”。后来他又提出“以佛教的道理改良社会,使人类进步,把世界改善”为旨的“人间佛教”。太虚大师的人生佛教或人间佛教,以后又由其学生、当代佛学泰斗印顺法师详加论证、弘扬,以及大陆德高望重的赵朴初居士的大力提倡与推动,人间佛教思想因而逐步深入人心,成为海峡两岸佛教界的共识。2002年中国佛教协会举行第七届全国代表大会,在新修改的佛协章程中清楚地将“倡导人间佛教思想”写入《中国佛教协会章程》的〈总则〉,据此可知中国大陆佛教界在新世纪的基本走向是继承和发扬人间佛教的思想,使佛教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一、当代佛教继承和发扬人间佛教的重要性

  “人间佛教”本是佛陀时代既有的根本思想,现在重提人间佛教,其宗旨在于正确认识和把握佛教发展的历史脉胳,追寻纯正的佛教精神,以人为本,随应时代的要求,以更好的弘法利生。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类的自主意识和人文思想日益增强。相应地,人间佛教思想在佛教界也日益深入人心。人间佛教业已成为我国佛教思想发展的主流。人间佛教是契理、契机的,它的提出有利于恢复释尊创教之初人间佛教的一些优秀品质,发扬佛教积极进取的精神,纠正不适应时代机宜的传统佛教中的一些偏弊,也有利于佛教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接轨,与社会各阶层人士的沟通,与各个宗教间的相互了解与合作。从大陆来说,有利于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使佛教在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中发挥其应有的积极作用;从世界范围来说,有利于佛教适应并规范世界性的以人为本的趋向,促成三大语系佛教的交流与“世界佛教”理念的形成。人间佛教的倡导还有利于佛教文化的继承与弘扬,使之在人间佛教的旗帜下为社会的进步、民族的团结、国家的统一和人民的幸福服务。

  关注人间生活,践行人间佛教,是佛教在两千五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中总结出来的经验。21世纪的今天,我们更要高举人间佛教的伟大旗帜,积极参与社会各项事务,以“入世”的精神完成“出世”的事业。无论是太虚大师的人生佛教,还是印顺法师乃至赵朴初居士的人间佛教,尽管名称上有些变化,但是人间佛教的核心思想并未改变,那就是建立以人为出发点的适应现代社会、提升现代社会的佛教理念、基于对社会人生问题的关怀。

  当今的社会虽然是一个物质高度发达的社会,然而今天的世界,可能比以往任何时代、任何社会,问题都要多得多。诸如人类对宇宙人生的困惑、人类心理健康、社会人际关系、环保、毒品泛滥、道德重建、世界和平等问题。并且在这个世界,有多少人沉溺在烦恼的状态中,身心倍受煎熬,求生不得,求死不得,痛苦不堪;有多少人身患绝症,濒临死亡的边缘,没有钱医治,也没有人照顾;有多少国家和地区战火不息,疾疫流行,民不聊生,缺衣少食;有多少失学儿童,眼巴巴地望着同年人上学读书,自己只能在校外徘徊。针对社会存在的这些问题,佛教有义务挺身而出,结合现实社会人生,从解决现实人生的问题出发,从对自身生命问题的解决,进一步推己及人,关怀社会大众。因此当代佛教必须要继承和发扬人间佛教思想,应广泛开展各种利生活动,启迪智慧,净化人生,以解除人们的心灵问题,关心社会公益、民众生活,以实际行动体现出菩萨道无私奉献、利乐众生、庄严国土的精神,总之要充分发挥佛教服务社会、激励民众、劝善向上及心理治疗、心理安慰、和谐圆融等社会功能,在社会民众中确立人间佛教的美好形象。

  总之,人间佛教思想在当代已成为中国佛教发展的基本共识和指导方针,使佛教现代化具备积极的发展方向;开拓佛教教育事业的新局面,在培养人才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在支持社会福利公益事业和救济工作、回报社会方面成绩显著。21世纪,“人间佛教”的实践将进一步推动佛教对人与人、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之间和平共处,人与万物、与自然世界的和谐共存发挥更大的积极作用。

  二、当代佛教如何继承和发扬人间佛教

  当代中国佛教将不断排除种种干扰,迎接方方面面的挑战,真正实现太虚大师、印顺法师、赵朴初会长提出的“人生佛教”,“人间佛教”之理想,使中国佛教真正成为化世导俗、爱国利民、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稳定、经济繁荣、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不可缺乏的助缘,成为举足轻重的世界性宗教。我认为当代佛教要做到如下几点来继承和发扬人间佛教。

  1、加强自身建设,是继承发扬人间佛教的根本前提

  人间佛教彰显了佛教的人文关怀,关注现实人生、立足于现实生活。既契合佛陀原旨也契应时代精神需要,有实现其普世化世导俗入世一面,也有其出世解脱的一面。从佛陀原旨中寻找理据,对治中国传统佛教存在的种种积弊,结合时代精神确立人间菩萨行的准则和修持方式,完善自身建设以实现出世之解脱,又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所以自身的完善、完美是继承和发扬人间佛教的根本前提。

  通观印顺法师的各种著作,结合人间佛教的论题核心和理论原则,我们可以清晰地体会到其人间佛教的论题核心是“人—菩萨—佛”,“从人而发心学菩萨行,由学菩萨行而成佛。佛是我们所趋向的目标;学佛,要从学菩萨行开始。菩萨道修学圆满了,即是成佛。”也就是说,成佛的主体和起点都是人,位于起点上的人处于因位,具足成佛的可能性。要把这种可能性变成现实性,人就必须通过修行菩萨行这个必要的中间阶段。因此,佛教注重自身建设是继承和发扬人间佛教的关键所在。如果自身建设都做不好,还谈什么人间佛教?那恐怕只会是使佛教只体现了其契应了时代精神需要、实现其普世教化功能入世一面,而却遗失了其根本的传统出世的一面,这并非是在健康正确的继承和发展人间佛教的思想。因此加强自身建设,是继承发扬人间佛教的根本前提。

  关于佛教的自身建设除了五戒、十善、四摄、六度等自利利他的广大行愿,还有更广泛的意义。早在中国佛教协会第六届全国代表大会上,赵朴初会长就已明确指出:“根据目前形势和我国佛教的实际情况,着眼佛教事业建设与发展的未来,各级佛教协会和全国佛教界都必须把注意力和工作重点转移到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四众弟子素质上来。”这一正确论断对我们佛教界当今乃至今后的工作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赵朴初会长生前所提出自身建设有五个方面:即信仰建设、道风建设、教制建设、人才建设和组织建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得到了更好的贯彻落实, 党和政府尊重和保护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保护宗教界的合法权益,在这一大好形式下,佛教必须加强自身建设,佛教自身建设的好坏是决定中国佛教兴衰存亡的根本内因。已故赵朴初居士在中国佛教协会成立四十周年的报告中指出:当今中国佛教从自身建设来说,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中央关于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但是,在对外开放、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腐朽思想的泛起难以避免的。在这种情况下,佛教界有相当一部分人信仰淡化,戒律松弛;有些人道风败坏,结党营私,追名逐利,奢侈享乐乃至腐化堕落;个别寺院的极少数僧人甚至有违法乱纪、刑事犯罪的行为。这种腐败邪恶的风气严重侵蚀着我们佛教的肌体,极大地损害了我们佛教的形象和声誉。

  为此,赵朴初才加强信仰建设、道风建设、教制建设、人才建设、组织建设,这五个方面的佛教自身建设。他还说:“这五个方面,信仰建设是核心,道风建设是根本,人才建设是关键,教制建设是基础,组织建设是保证。”朴老这一段话可谓是高瞻远瞩,为佛教沿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指明了方向,如不加强自身建设,整个佛教就不可能沿着健康、有序、光大的方向发展。诚如他所言,离开信仰建设,缺乏对佛教的基本信仰,则佛教不成其为佛教;道风松弛、纪律涣散,必然带来僧制腐败及僧团形象不佳现象的蔓延;教制不严谨健全,佛教界的依法管理和规范化活动将无所依托;人才的培养不能有序进行,必然导致佛教生命力的下降;组织的建立健全以及领导层和宗教领袖人物的选拔培养,是保证佛教界高举爱国爱教旗帜,坚持依教奉行,如法如理开展教务、法务活动的基本条件。所以朴老所提出的这五个建设是佛教自身建设的发展方向,而佛教自身建设则又是中国佛教的当务之急,也是中国佛教命脉之所系、希望之所在。

  最后,在朴老所提出的五个建设当中,又以人才建设最为关键,人才建设也是佛教自身建设的关键所在。朴老曾指出的:“中国佛教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殊胜外缘下,正处在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历史转折关头,而佛教人才基本上还处于青黄不接的状况。所以,培养出足够数量的合格称职的佛教人才就成为实现历史性转折的关键。”他还说“思想、佛教、文化素养和工作能力方面称职、合格的佛教人才奇缺同佛教事业的建设与发展之间的矛盾,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佛教工作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因此:“大力培养合格僧才,加强人才建设,是关系中国佛教命运和走向的头等大事,是我国佛教事业建设与发展最紧迫、最重要的任务。”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一个人才济济的时代,必然是佛法昌明的时代。因此,佛教求生存、求发展的重要条件首推就是人才建设。如果没有现代的佛教人才,就没有现代佛教。当前佛教人才严重匮乏已经成为制约佛教事业健康发展的首要问题。因此,加快人才培养是本会刻不容缓的第一大事。面对教内外的严峻挑战,我们要培养出一大批讲经弘法人才、学术研究人才、寺院管理人才、国际交流人才、佛教教育人才。要培养佛教人才就要提倡佛教教育,正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佛教界应该把工作的重点和重心,转移到发展佛教教育、提高四众素质方面来。我们要运用各种资源,发挥自身优势,形成以中国佛学院、闽南佛学院以及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为龙头、各地初中级佛学院为骨干的佛教教育网络。要调动教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运用境内外一切教育资源,逐步形成初中高三级互相衔接、长期教育与短期培训互相配套、僧尼教育与居士教育平衡发展、南方北方适当布局、东部西部互相支援、三大语系协调发展的教育架构。采取教育规模与建筑规模比例适度、教育经费与建设经费比重合理、教育工作与法务活动同等重视、教师待遇与毕业生待遇适当优惠的一系列措施,争取十年至十五年内,佛教教育事业迈上一个新台阶。

  总之,当代佛教必须强化佛教界的自身建设,佛教要在新的世纪确保持续健康的发展,就必须努力将自身建设落到实处,这是当代佛教继承和发扬人间佛教的根本前提。

  2、发扬三大传统,是继承和发扬人间佛教的核心

  无论是太虚大师的人生佛教,还是印顺法师乃至赵朴初居士的人间佛教,尽管名称上有些变化,但是人间佛教的核心思想并未改变,那就是建立以人为出发点的适应现代社会、提升现代社会的佛教理念。通过对佛教思想长期的领悟,结合中国社会的特点,朴老精辟地将人间佛教思想概括为“一种思想”和“三个传统”,从而将人间佛教理念确立为中国佛教发展的长期性的指导思想。在纪念中国佛教协会成立三十周年的报告中朴老曾指出:“我以为我们社会主义中国的佛教徒,对于自己信奉的佛教,应当提倡人间佛教思想,以利于我们担当新的历史时期的人间使命;应当发扬中国佛教农禅并重的优良传统,以利于我们积极参加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应当发扬中国佛教注重学术研究的优良传统,以利于我们积极参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应当发扬中国佛教国际友好交流的优良传统,以利于我们积极参加增进同各国人民友好、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和维护世界和平的事业。”赵朴初居士提倡的人间佛教这一指导思想,对于佛教的恢复与健康发展,对于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协调、为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服务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朴老所提出的这三大传统,它们构成了人间佛教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继承和发扬这三大优良传统,是促进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重要方面。

  所谓农禅并重,指的是佛教徒在生产劳动和宗教学修两方面必须并重,不可偏废,这既是古代中国佛教的丛林风规,也是中国佛教的优良传统之一。赵朴初老居士早在一九八三年就于他的《中国佛教协会三十年》的讲话中指出:“农禅并重”从广义上理解,“农”系指有益于社会的生产和服务性劳动,“禅”系指宗教学修。两者不可偏废。他号召全国佛教徒在进行宗教学修的同时,要以“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精神,积极参加生产劳动和其它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的实践。鼓励凡有条件的僧尼,都要依靠自己的劳动和工作实践,做到自食其力;凡有条件的寺庙,都要依靠生产、服务收入和其它收入,做到以庙养庙。他特别强调,进一步发扬光大农禅并重的优良传统,积极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每个佛教徒的光荣任务和应尽职责。寺庙农禅结合,僧尼劳动自养,在经济上独立自主,既减轻了政府和信众的负担,又提高了僧尼在社会生活中的人格价值,还可活跃旅游业,增加国家收入,这对社会主义建设和佛教两方面来说,无疑都大有好处。

  注重学术研究,就是要求我们要大力整理和发掘佛教优良传统文化、自觉保护寺院的佛教文物。继承和发扬佛教积极向善的伦理道德与人文理念,对佛教的基本教义做出适合社会进步的理论阐释,为社会主义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佛陀为我们留下了浩瀚的三藏十二部,历代高僧也为我们留下了不朽的著作,这些都是我们极为宝贵的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产中蕴含着博大精深的人文资源,是佛教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智慧宝藏。佛教这优良的传统文化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所不可或缺的内容之一,具有无限的潜力与广阔的前景。至今仍在哲学、文学艺术、伦理道德、自然科学乃至生命科学各个领域有着一定的影响。因此要继续加强佛教学术文化事业,对于佛教在哲学、文学、艺术、建筑、医药等方面的宝贵遗产及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要加强收集、整理、发掘和研究,以丰富祖国的文化资源。让它在我们这个时代焕发青春,成为增进教外人士了解佛教、各国人民了解中国的一个窗口,让它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为此在各级院校、寺庵、佛学院等文化单位应建立一些佛教研究机构,每年都要召开多次佛教文化思想研讨会,还要创办一些佛教学术研究刊物,如中国佛教协会建立了佛教图书文物馆,收藏了大批的佛教文物和图书,开展了对《房山石经》的研究和出版;创办了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有计划地开展佛教文化学术研究,出版佛教文化书刊——《佛学研究》,现在,全国各地办有数十种佛教刊物,佛教界人士出版的佛教著作不下数百种,佛教学术研究之风已初步形成。

  国际友好交流,也是中国佛教的优良传统,早在唐代,我国高僧的西行东渡,在中国佛教友好交流史上树立了丰碑。其中最为著名的是玄奘法师的西行印度求法和鉴真和尚东渡日本弘法。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佛教的国际友好交流有了新的发展。中国佛教本着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以“友好、合作、和平”为基本宗旨,继续加强与世界各国佛教界的友好联系;继续发展与韩国、日本的黄金纽带关系;继续加强同南亚、东南亚国家佛教界的传统友谊;继续开展同欧美等西方国家的佛教友好交流;建设和管理好尼泊尔中华寺;积极参与“世佛联”、“世宗和”、“亚宗和”等国际宗教和平组织的工作,与世界各国宗教界一起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的各项活动;增进同世界各国佛教界的人才交流、学术交流和文化交流活动。继续开展同港澳同胞、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佛教界的友好联谊与交流,为促进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做出了新的贡献,为国际友好交往谱写了新的篇章。

  继承和发扬这三大优良传统,是推行人间佛教的重要内容,也是人间佛教的核心所在。对于人间佛教的倡导以及三大传统的弘扬,是新时代每一位佛子的神圣使命。

  3、保持寺院的清净庄严,发挥寺院宗教活动功能和道德教化功能是人间佛教契应时代精神需要

  保持寺院的清净庄严,发挥寺院宗教活动功能和道德教化功能,是人间佛教契契应时代的精神需要。寺院不仅是做佛事超度鬼魂,或者祈福做功德的地方,它更是僧人修学、住持、弘扬佛法的道场,是保存、发扬佛教文化的场所,是僧人从事服务社会、造福人群活动的基地,是佛教的基层组织,是联系、团结国内外佛教徒的纽带,具有多方面的职能。佛教的寺院,使得佛法得以久住,三宝得以延续,法脉得以传续,高僧得以辈出,曾经对文化交流、社会稳定、国际和平做出过重要贡献。因此作为寺院要认真学习贯彻国务院颁布的《宗教活动场所管理条例》和中国佛协第六届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全国汉传佛教寺院管理办法》等文件,加强管理,充分发挥寺院多方面的积极作用。努力把寺院建设成为信仰活动中心、道德教化中心、慈善事业中心、民族文化中心、国际交流中心,起到维系道德、传承文化的社会作用,这对于促进民族团结、祖国统一、经济繁荣、国际友好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寺院管理好了,就能教化一方,净化一方,造福一方,稳定一片。否则,如果仅将寺院视为商家牟利之地、官员施政之所、富人游乐之境、文物仓储之库,漠视寺院的道德教化功能和人文价值,无论对佛教的自身利益还是对国家民族的整体利益都是不利的。

  4、弘法利生,慈悲济世,扩展佛教的社会功能是实现人间佛教普世教化功能等方面的展现

  在印顺法师看来,佛教只有契应时代精神才能生存发展,只有从适应时代入手,走引领时代之路,才能与时俱进地发挥佛教的劝世化俗的社会教化功能,才能在新的历史时期为佛教的发展争取生存空间。

  中国是一个大乘思想盛行的国度,印顺法师认为只有充分发挥大乘佛法的入世精神,才能与时代的根机相吻合,遁世隐修的山林佛教已经和时代精神格格不入了,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才是契合时代精神的佛教发展之道。因此,当代的佛教应当担当起弘法利生,慈悲济世,广泛扩展佛教社会功能的重任。

  “弘法是家务,利生为事业”这既符合佛陀的出世本怀,也是广大佛教徒的神圣职责。由于近百年来我国传统文化受到极大的破坏,加上多年来极左思潮的影响,社会上对佛教充满了误解,即使在佛教内部,四众弟子的佛教知识也非常匮乏。况且当今的社会虽然是一个物质高度发达的社会,然而今天的世界,可能比以往任何时代、任何社会,问题都要多得多。。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经济发展、信息技术、科学研究成果显著,但是物质繁荣的背后也隐藏着贫富悬殊、精神贫乏、社会动荡、地区冲突、军备竞赛等诸如此类的“时代综合症”。社会风气的混乱呼唤着有效的引导和治理,这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佛教在这方面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将来也不会例外。因为整个佛法所揭示的都是社会人心的种种境遇和弊端,以及为此所提供的对治之道,佛教本身内就蕴着一整套改善世道人心、净化社会风气的办法。因此在当前形势下,佛教有义务挺身而出,弘扬佛法。弘法当然要弘扬正法,从全体佛教或根本佛教立场出发,树立正知正见,不能拘蔽于宗派门户之见。至于弘法的方式,要灵活多样,手段或工具要力求先进,要不断开拓新的弘法渠道,努力挖掘佛教经典中适应时代需要的理论内涵,以浅显易懂、深入浅出的时代语言表达出来;开办多种形式的培训班、讲座、讲经活动,让广大的民众能够切实从中获得教益,由此使佛法真正起到社会风气净化剂和精神障碍疏导器的作用。

  其次,佛教要遵照佛陀“众生平等”的教导和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情怀,实践慈悲济世,“不为自己求安乐,但员愿众生得离苦”的菩萨精神,开展扶困济贫等慈善公益事业。大力兴办尊老爱老事业,以养老院、敬老院、慈济院等形式,帮助社会解决日益严重的“老龄化”问题;积极参与希望工程建设,对伤残贫困儿童进行必要的资助,以使他们接受到应有的文化教育和社会关怀;尽力资助贫困家庭的生活,帮助他们脱贫致富,精神上鼓励和引导他们树立信心,增强改变自身境遇的勇气,从而尽快走出困境,走向成功。佛教界除了将自身有限的富余资金投入到社会慈善事业外,还要积极利用佛教特殊的社会影响力,为极大地改善社会弱势人群的境遇而筹措资金,从而集全社会之力,共同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让所有人都能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从而增强群体的凝聚力,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和长治久安。广泛开展慈善公益事业。这既是学佛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推动弘法工作的一种增上缘,是佛教界服务于现代化事业的一条重要途径,社会各界和民众对此充满了期待与信任。

  除此之外,佛教界还要积极引导广大民众开展植树造林、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等工作。近两个世纪以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对大自然的恶性攫取日益严重,生态平衡受到了极大的破坏,成千上万的动植物惨遭灭顶之灾。工业社会的日益繁荣给人类带来的污染更是与日俱增。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开始由关注人类自身逐步过渡到关注人类生存的环境 --地球。从1989年起,全球性环境问题已连年列入“世界末日”的指标,环保已成为当今世界的热门话题。作为佛教徒可以通过大力弘扬佛教中一切有益于环境保护的思想,诸如:从缘起缘生的角度提醒人们,在开发环境、发展经济的同时,尽可能充分考虑到由此带来的负面影响;从慈悲济世、戒杀护生的角度,宣扬生态平衡的重大意义;从少欲知足的角度,劝导人们爱惜生灵、保护环境。不仅如此,佛教界还应主动地倡导一些健康向上的文明行为以扭转社会的不良习俗,诸如:栽花种草,植树造林;文明进香,鲜花供佛;勤俭节约,乐善好施;戒杀放生,推广素食;净化心灵,美化环境等。通过上述一系列宣传教育和身体力行措施的推行,佛教界可以尽己所能,带动全社会共建健康有序的文明世界。

  总的来说,佛教要积极参与社会各种公益事业,还有诸如修桥补路、施医施药、抗洪救灾等福利事业,从多方位扩展佛教的社会功能,服务于社会、奉献于众生,在各个领域发挥自己的殊胜作用,由此充分展现出人间佛教契应时代精神,关注现实人生、立足于现实生活,以人为本的特色,这种人本意义上的人文关怀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结 语

  综上所述,诚如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所预言的那样,21世纪人类最深厚的活力仍然源于宗教,在中国传承了数千年的佛教,今天仍然喷薄出生生不息的思想文化生命力,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佛教是人间的佛教,即是活的佛教。其主要特征是:引导正信的使命,批判现实主义精神,提升时代主流精神,净化社会的功能,终极关怀与人文关怀。这就意味着不同历史时空下的佛教要显示出鲜活的理论张力和普世性功能,就必须在教理上进行与时俱进的权变会通,理一而分殊,重本师释尊之遗教的同时,又要契应现实社会的主流精神,加强理论上的导向,同时也要保持僧伽本色加强自身建设以引导世俗的正信。当代佛教做到这些才是正确健康的继承和发扬人间佛教的思想。人间佛教的思想从种意义上说就是对原始佛教基本旨趣“回归”后的再创造,从佛陀原旨中寻找理据,对治中国传统佛教存在的种种积弊,结合时代精神融进新的时代元素而发挥其劝世化俗的功能。一言蔽之,既要回到原旨以期“纯粹”,更要超越原旨以求创新,二者统一于佛教理论的人间化。

推荐阅读

弘法网 2005-2022 ©版权所有 粤ICP备11049210号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粤(2002)0000098 粤公网安备 44030302001090号
主办单位:深圳市佛教协会 罗湖区佛教协会 深圳弘法寺
地址:深圳市罗湖区仙湖植物园内弘法寺
电话:0755-25179580        邮箱: nhfjwh@vip.163.com(南海佛教)
广东省深圳市莲塘仙湖弘法寺 0755-25737095(客堂)